[实用新型]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936.2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韩家威;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0 | 分类号: | B60K17/10;B60K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工程机械,主要用于装载作业和行驶。装载机包括作业系统和下车行驶系统。下车行驶系统包括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和变速箱。作业系统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液压泵和液压油缸。发动机输出的能量,一部分经由液力变矩器和变速箱传递至行驶机构,用于驱动整个装载机的行驶;另一部分经由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以实现转向和装载作业。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装载机的下车传动系统采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以及传动桥的结构形式,传动效率低下,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装载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载机的下车传动系统采用液力变矩器、变速箱以及传动桥的结构形式,传动效率低下,能耗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将在后文详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包括下车行驶装置以及下车再生装置,其中:
所述下车行驶装置包括发动机、动力泵、泵马达、动力耦合器、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轮;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输入轴相连;所述动力耦合器的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动力耦合器的第二传动轴通过所述动力耦合器的内部传动机构相连;
所述下车再生装置包括蓄能器以及所述泵马达,所述泵马达包括动力转轴、第一油口以及第二油口,所述泵马达的第一油口与所述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相连;
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泵马达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泵马达的第二油口与油箱相连通;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转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耦合器的第一传动轴相连;
所述动力耦合器的第二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轮相连,且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转轴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内部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所述泵马达的工况包括马达工况以及泵工况;
当所述泵马达处于马达工况时,由所述泵马达的第一油口输入的来自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和/或所述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的液压油能驱动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转轴转动;
当所述泵马达处于泵工况时,所述驱动轮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内部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转轴转动并驱动所述泵马达将由所述第二油口吸入的液压油从所述第一油口向所述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输入。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还包括作业装置,所述作业装置包括多路阀和至少一个执行元件,其中:
所述执行元件为液压执行元件,所述多路阀设置在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执行元件的液压油入口之间的油路上且能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任一所述执行元件的液压油入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还包括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扇驱动马达、风扇驱动机构以及风扇;
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风扇驱动马达的液压油入口相连;
所述风扇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通过所述风扇驱动机构与所述风扇相连,且所述风扇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能通过所述风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扇运转。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还包括润滑泵和先导泵,所述润滑泵和所述先导泵相连;
所述润滑泵和所述先导泵各自的动力输入轴均与所述动力泵相连,所述动力泵能带动所述润滑泵和所述先导泵各自的动力输入轴转动;
所述润滑泵的进油口与所述动力耦合器的底部液压油回收装置相连,所述润滑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动力耦合器的润滑油入口相连;
所述先导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所述先导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泵马达以及所述多路阀的先导压力油入口相连。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动力耦合器的润滑油入口之间的油路上还设置有润滑控制阀,所述润滑控制阀能控制所述润滑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动力耦合器的润滑油入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输入轴通过第一离合器相连;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转轴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耦合器的第一传动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