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小组织透明化微液流电泳槽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847.6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邹强;苏炳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453 | 分类号: | G01N27/453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组织 透明 化微液 流电 泳槽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小组织透明化微液流电泳槽板。
背景技术
电泳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电泳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化学、毒剂学、药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等各个领域。电泳所需的仪器有:电泳槽和电源。现有的电泳槽较大,且一般用于分子生物学电泳实验,不利于微小组织的处理,且现有的电泳槽不能进行批处理,给实验室对大量样本进行处理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微小组织透明化微液流电泳槽板,不但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样本进行微液流漂洗的同时进行电泳处理,也方便对大量样本同时进行批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小组织透明化微液流电泳槽板,包括固定板、电泳槽,电泳槽有至少两个,电泳槽均匀排列固定在固定板上,电泳槽前部为电泳液槽,电泳槽后部为电极槽,电泳液槽与电极槽间设置有密封隔板,电泳液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液孔、出液孔,电极槽内设置有正、负电极,正、负电极底部均连接有铂金电极丝,铂金电极丝穿过密封隔板延伸到电泳液槽内。
优选的,所述正、负电极为铜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孔高于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电泳槽有6个、12个、24个、48个、96个,所述电泳槽在固定板上呈矩阵排布。
进一步的,同一行电泳液槽的出液孔依次通过管道与相邻电泳液槽的进液孔相连,每行第一个电泳液槽的进液孔连接有进液管道,每行最后一个电泳液槽的出液孔连接有出液管道。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道与出液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进液管道连接有蠕动泵。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槽上部设置有电极槽盖,电极槽盖上设置有两个电极插座,所述两个电极插座分别与正、负电极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电极插座相适配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上部设置有绝缘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灵活的对单个或者多个样本进行电泳处理、微液流处理或者同时进行电泳处理和微液流处理,使组织透明,便于后续染色及观察步骤,满足个性化和批量化实验及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泳槽2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图4中电极1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电泳槽,3.进液管道,4.管道,5.出液管道,6.电泳液槽,7.电极槽,8.电极槽盖,9.电极插座,10.出液孔,11.进液孔,12.铂金电极丝,13.电极,14.密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医学院,未经成都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污染网络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残疾人用牙压式干粉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