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材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234.2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献鹏;王献金;朱生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正电力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0 | 分类号: | H01B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线材烘干机。
背景技术
线材是指直径为5-22mm的热轧圆钢或者相当此断面的异形钢,在生产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材料均为线材,比如电线当中的铜线、纸包铜线、纸包铝线、双玻璃丝包铜线、双玻璃丝包铝线等,这些线材的用途广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的线材加工工艺当中,为了延长线材的使用寿命,需要将线材进行渡漆,在渡漆完成之后为了加快生产工艺,需要将线材表面的漆烘干,然后进行下一步的生产,现有技术当中的烘箱,为了保证烘箱的能够将漆烘干,需要线材在烘箱当中经过长时间的烘烤,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来放置烘箱,无论是立式烘箱还是卧式烘箱,都需要占用较大的体积来进行烘干,占用了工厂内的生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材烘干机,该线材烘干机通过隔板将烘箱分为上下两层,然后利用拥有线槽的送线轮来将线材往返的送入到烘箱当中进行烘干,使得该线材烘干机能够充分的利用空间资源,使其占用空间大大减小。
为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材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体,所述烘干机主体包括烘箱和若干用于输送线材的输送轮,所述烘箱呈长方体状设置,且烘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线材输送的线材的送入口和送出口,所述输送轮分别位于烘箱的两端,所述烘箱与输送轮之间设置有送线轮,所述送线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绕设线材的线槽,所述烘箱内设置有用于分隔烘箱的隔板,且隔板与线材输送方向平行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线材烘干时,通过输送轮将线材输送到送线轮上,由送线轮从送入口送入到烘箱当中,然后从送出口送到送线轮上,随着送线轮的转动重新送入到烘箱当中,然后从送入口送到送线轮上,经过多次重复之后从送出口的送线轮送到输送轮当中送出,通过送线轮的设置,使得线材能够在烘箱当中进行多次往返的烘烤,不仅使烘箱的占用空间大大减小,同时经过多次的烘烤之后能够使油漆干的更加彻底,而且通过隔板将烘箱分成上下两层,使每一层的加热效果更加好,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消耗的能源减少,降低了能耗,而且将烘箱隔成两层,能够在其中一层出问题时,还能够继续进行线材的烘干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线轮与送出口之间设置有线轨板,所述线轨板位于送入口对应地面的另一侧,且线轨板上设置有若干有用于改变线材输送方向的线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线材从送入口的送线轮输送送入口的送线轮时,通过线轨板将线材进行移位,使位于送入口的送线轮和送出口的送线轮上的线材错开线槽,使得线材能够通过送线轮进行往返多次的进行烘干,而且通过设置线轨板能够避免线材在送线轮的线槽中到另一端送线轮的另一线槽的过程中线材发生错位,从而导致线材的加工过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箱对应送出口的一端设置有鼓风口,且鼓风口位于烘箱的上方,所述烘箱对应送入口的一端设置有抽风口,且抽风口位于烘箱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送出口的一端设置有鼓风口,能对进行一次烘干过后的线材进行吹风,加快线材表面的渡漆干燥的速度,同时在线材的送入口的一端设置有抽风口,能够使得烘箱内部形成一个气流的通路,使烘箱内部的气流流通能力加强,加快了线材表面的渡漆的干燥速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鼓风口对应烘箱的一侧设置有增加气流流通面积的气流加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鼓风口对应烘箱的一侧设置气流加强口,通过气流加强口来增加鼓风口与线材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线材的干燥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箱内侧设置有用于加热的正温度系数陶瓷加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正温度系数陶瓷加热器来对烘箱内侧进行加热,正温度系数陶瓷加热器节约能源,寿命长,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加热过程当中没有产生明火,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烘干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烘干机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烘箱;2、输送轮;3、送线轮;4、线轨板;5、鼓风口;6、抽风口;11、送入口;12、送出口;13、隔板;31、线槽;41、线轨;51、气流加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正电力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正电力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