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池壁柱及其板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416.0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郑鸿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3 | 分类号: | E02D5/03;E0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池 壁柱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堤、湖堤、海堤等的护岸挡土阻水用结构,尤其指一种以塑料材料一次压出成型的树脂板桩,其左右两边及侧面设有连结嵌合用的C型连接部及T型连接部,以及以该板柱组合而成的水池壁柱。
背景技术
板桩是一种建筑、土木结构或水利营造工程中用于挡土或挡水的建筑材料。为保持直立,板桩需插入地面达足够深度,板桩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因此板桩多由钢铁铸造而成。然而,金属板桩常会发生锈蚀、弯曲破损、锁口不合、锁口有焊瘤等缺陷情况。
聚氯乙烯树脂(PVC)及其他塑化材质也被用以制作板桩。藉由形成M型、Z型或U型等构造的板桩可强化板桩强度。板桩的左右侧边缘可设有凸型端套头结构和凹型端套头结构,利用凸凹嵌合连接原理将板状型屏墙板桩的凹型端套头结构对应另一板桩的凸型端套头结构,相邻的两板桩可藉此连接而形成连续的挡土或挡水结构。
视不同产业,使用者可搭配不同的转接材料将板桩组合排列为特定的结构。例如:养殖鱼塭需要封闭之矩形结构。然而,额外的转接材料会增加施工成本。此外,塑料材料仍有结构强度限制,需要结构上的补强。因此产业上存在一种将板桩组合排列为特定结构而避免使用额外转接材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板桩,相互连接即可形成挡土或挡水的屏墙及加强结构强度的构造。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板桩包括挡板、第一C型连接部、第二C型连接部、第一T型连接部、第二T型连接部及两个侧板,其中第一C型连接部及第一T型连接部分别位于该挡板的左右两端,该侧板垂直于该档板,且第二C型连接部及第二T型连接部位于该侧板上。
藉由连接两个板桩的侧板可形成中空柱状构造,使用者可将金属棒或金属管套入板桩中空柱状结构或填入砂石或水泥以加强板桩的结构强度。上述档板及侧板的一侧包括多个梯形肋条,梯形肋条可使档板及侧板紧扣套入其间之金属管,而使板桩之结构强度增强。
板桩挡板的T型/C型连接部可与另一板桩挡板的C型/T型连接部嵌合套接;板桩挡板的T型/C型连接部与另一板桩侧板的C型/T型连接部嵌合套接;板桩侧板的T型/C型连接部与另一板桩侧板的C型/T型连接部嵌合套接。上述嵌合套接处可紧密嵌合,不影响板桩墙所具备基本挡水或挡土效果。
板桩的T型连接部两端各包括突出肋条,该突出肋条的边缘削斜呈30°至40°的斜面,该斜面形成尖30°及底75°的等腰三角形。上述削斜面构造可使T型连接部易于嵌合套接C型连接部,等腰三角形的突出肋条能使T型连接部与C型连接部相互紧扣不易松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水池壁柱,由多个板桩组合而成,所述板桩包括档板、第一C型连接部、第二C型连接部、第一T型连接部、第二T型连接部及两个侧板,其中所述第一C型连接部及第一T型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挡板的左右两端,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档板,且所述第二C型连接部及第二T型连接部位于所述侧板上。
附图说明
本实用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由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桩组合成的水池壁柱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桩的俯视图、局部放大图及从C、D、E方向的不同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桩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4套入矩形钢管的板桩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桩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板桩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桩嵌合套接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C型连接部
12第一T型连接部
13挡板
14梯形肋条
15第二C型连接部
16第二T型连接部
17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由多个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板桩嵌合套接而成的水池壁柱如图1所例示,板桩档板的T型/C型连接部与另一板桩挡板的C型/T型连接部嵌合套接;板桩挡板的T型/C型连接部与另一板桩侧板的C型/T型连接部嵌合套接,形成屏墙的转角;板桩侧板的T型/C型连接部与另一板桩侧板的C型/T型连接部嵌合套接,形成柱状中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网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置有增压器的全热交换新风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