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桥主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887.8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万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鼎业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桥 主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桥主销装置。
背景技术
前桥一般位于汽车的前部,也称转向桥或从动桥,前桥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总成件,主要包括转向节、转向主销、前梁等零部件。前桥是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用以承受地面与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外,还承受制动力和侧向力以及这些力所构成的力矩,并保证转向轮作正确的运动。前桥通过悬架与车架连接,支撑着汽车大部分重量,并将车轮的牵引力或者制动力,以及侧向力经过悬架传给车架。
在汽车使用中,转向桥的受力状况比较复杂,因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保证转向车轮的正确定位角度,使操纵轻便并减轻轮胎的磨耗,转向桥也应有足够的刚度。此外,还应尽量减轻转向桥的重量。总之,由于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前桥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其承受的载荷也多为交变载荷,从而其零部件易出现疲劳裂纹甚至断裂现象。这就要求其在结构设计上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疲劳破坏的能力,包括提升润滑能力,使得转向节与主销润滑畅通,转向节与前桥之间的摩擦力应尽可能的减小,以保证转向操作的轻便性,并有足够的耐磨性,现有技术中的前桥主销,润滑保养操作繁琐,且润滑效率较慢,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桥主销装置,以解决汽车前桥转向节及主销因为油脂润滑不良,造成干摩擦和锈蚀导致在转向过程中所出现的转向沉重、方向振摆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桥主销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主销体,平行于所述主销体的轴线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主销体设置,所述主销体上布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油孔,所述主销体外壁上还设有定位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油孔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销体的两端。
作为一种改进,两所述油孔分别与所述通孔垂直交接。
作为一种改进,两所述油孔反向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设置为外窄内宽的楔形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通孔与所述主销体同心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主销体一端的所述通孔外周设有加宽的储油孔槽,且所述储油孔槽设置于所述油孔的外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通孔与所述储油孔槽同心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桥主销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主销体,平行于所述主销体的轴线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主销体设置,所述主销体上布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油孔,所述主销体外壁上还设有定位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销体内的通孔与油孔是贯通的,因此可在主销体的一端加注油脂,则油脂能够通过油孔上下贯通,使油孔内能够储存足够油脂,既能保持长期正常的润滑,又可以简化制造工艺,结构合理,能有效改善润滑效果,显著降低了转向沉重、方向振摆等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销体;2-通孔;3-油孔;4-定位槽;5-储油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前桥主销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主销体1,平行于所述主销体1的轴线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贯穿所述主销体1设置,且所述通孔2与所述主销体1同心设置,所述主销体1上布置有连通所述通孔2的油孔3,所述主销体1外壁上还设有定位槽4。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孔3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销体1的两端,两所述油孔3反向设置,且两所述油孔3分别与所述通孔2垂直交接。
所述主销体1一端的所述通孔2外周设有加宽的储油孔槽5,且所述储油孔槽5设置于所述油孔3的外侧,所述通孔2与所述储油孔槽5同心设置,以便于存储油脂。当然,储油孔槽5也可以在在主销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
所述定位槽4设置为外窄内宽的楔形槽,定位槽4可以将主销体1固定在前轴孔内,使它不能转动,以加强连接。
通过上述改进后,从一端加入的润滑油能使主销体1两端连接的转向节孔内轴承套都能得到完全润滑,从而改善了润滑效果,使转向节与主销体1之间润滑畅通,进而使转向节与前桥之间的摩擦力尽可能的减小,以保证转向操作的轻便性,并有足够的耐磨性,明显降低转向沉重或方向振摆故障,适合承载能力达十六吨的重型前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鼎业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十堰鼎业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车架安装结构
- 下一篇:带有防尘盖的动力转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