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层泡壳的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640.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庆;胡永章;吴荣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5/02;F21V7/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南海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层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尤指一种具有双层泡壳的LED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白炽灯发光角度比较大,但是相对LED灯来说,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现在欧美地区的市场很需要大角度的LED泡灯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
但是LED芯片的发光角一般只有120度左右,要达到较大的发光角度,可以通过透镜的发散让角度变大,但是通过透镜发出的光一般不均匀,视觉上会有明显的明暗光线。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一个乳白泡壳来扩散角度。如图1所示,为现有常见的LED灯结构,该LED灯的LED芯片1'是放置在泡壳2'的底部附近,泡壳2'安装在用于散热的灯体3'上,灯体3'上还设置有灯头4'。通过泡壳2'的扩散作用,可以使原本120度的发光角扩散到170度左右。但是170度的发光角还是不能满足欧美地区对发光角度的要求。
从图1中可以看出,LED灯的泡壳2'是一个大于半球的球冠,正是这种大于半球的结构,可以对光线起到扩散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只要增加球冠的高度,就可以达到进一步扩散发光角的目的。然而,泡壳的球冠结构由于是大于半球的,当球冠的高度增加时,其底部的圆面积将减小,从而导致用以散热的灯体3'的体积也减小,一方面将减小用于容纳内部电器元件的空间,更主要的方面是会减少散热面积,不利于LED芯片的散热。虽然可以保持原有灯体的大小不变,也就是说使球冠底部的圆的大小保持不变,但这样必须增加球的半径,使整个泡壳加大,不能满足同型号灯型标准高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增加发光角度又能保证散热及外观要求的具有双层泡壳的LED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层泡壳的LED灯,包括灯体,该灯体的一端设有灯头,另一端安装有小泡壳以及罩在该小泡壳外侧的大泡壳,该灯体的内部空间安装有电器元件;在该小泡壳的底面处安装有LED芯片,且小泡壳的底面高于大泡壳的底面一定距离。
所述的小泡壳内部安装有一个反光杯,该反光杯的反光面为截面为弧形且向外扩的喇叭口形状,该反光面的轴线与LED灯的轴线重合,且LED芯片均匀分布于喇叭口状反光面反光范围内的圆周上。
所述的灯体位于泡壳的一端形成截面为V形的镂空区,该镂容区的外壁用以安装所述的大泡壳,内壁用以安装所述的小泡壳。
所述灯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使所述镂空区与外界相通的若干通孔。
所述灯体1侧壁的内部嵌设一个截面为Y形的金属嵌件,而灯体本身为塑料制成,该Y形金属嵌件上方的V形区域形成所述的V形镂空区。
所述灯体与Y形金属嵌件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使所述镂空区与外界相通的若干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双层泡壳,且内部小泡壳的底面比外部大泡壳的底面高出一定距离,这样LED芯片的光线经过两层泡壳的逐次扩散作用,可以扩大整灯的发光角度。而且从外观看,并不会减小灯体的体积,也不会影响散热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增进效果:
1.可以在小泡壳内再增加一个反光杯,该反光杯的反光面可以将LED芯片的光线向小泡壳的靠近底部的区域反射,从而让小泡壳发出的光线尽量多地照射到大泡壳的底部区域,让整灯的发光角度变大。
2.可以使灯体位于泡壳的一端形成一个截面为V形的环状镂空区,该镂空区的内外侧壁可以用来安装两个泡壳,而镂空区本身可以作为散热的空间,因此不会因为用以容纳电器元件的内部空间的减小而影响芯片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LED灯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6是LED灯在C0-C180状态时光分布测试图;
图7是LED灯在C90-C270状态时光分布测试图;
图8是现有LED灯在C0-C180状态时所测得的光分布示意图;
图9是现有LED灯在C90-C270状态时所测得的光分布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灯的内泡壳在C0-C180状态时所测得的光分布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灯的内泡壳在C90-C270状态时所测得的光分布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LED灯的外泡壳在C0-C180状态时所测得的光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