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323.4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6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手机的全面普及,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手机产品呈现出快速更新化、价格低廉化、品质严格化等特点,各大手机生产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价格、品质无疑成为战胜对手的强有力武器。低成本、高品质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基于以上,成本、品质的压力也就分散到各个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上,手机零部件的设计往增加品质良率、降低可靠性风险的方向发展。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手机的液晶显示屏,由背光组件10’和显示屏构成,其中,背光组件10’与显示屏的粘合固定是通过遮光膜5’实现,遮光膜5’为“回”字形的双面胶,厚度一致,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的偏振片以及玻璃片等,其中显示屏中直接与背光模组10’接触的是偏振片1’,由于背光模组10’内部靠近一侧边缘的灯条(图未示)位置会向上突起,因此偏振片1’靠近该灯条的一侧一般会向内缩进,避免偏振片1’被抬起,偏振片1’上铺设的是玻璃片2’,从图中可见,靠近灯条位置的玻璃片2’与背光组件10’之间存在很大的悬空位置,其会导致此处玻璃片2’易碎;而且结构较弱的背光组件10’易变形,甚至会出现遮光膜5’与玻璃片2’粘连,导致遮光膜5’脱离背光模组10’,出现漏光、爆灯等问题,存在严重的品质、可靠性 的风险。若产品出货到用户手里后产生屏碎,企业将面临着召回产品的风险,经济、信誉会受到双重损害。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玻璃易碎、遮光膜与玻璃片粘连导致遮光膜脱离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爆灯等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液晶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具有一出光面的背光模组和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依次层叠铺设的下偏振片、液晶玻璃和上偏振片,所述下偏振片靠近所述背光模组光源侧的边缘向内缩进使所述液晶玻璃与背光模组之间形成一悬空空间,其中,所述悬空空间内填充有垫片,且所述垫片朝向所述液晶玻璃的表面不具有粘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垫片与液晶玻璃之间形成有用于避免所述垫片与液晶玻璃之间过盈配合的第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垫片由PET制成或为黏贴面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单面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垫片与所述下偏振片之间形成有用于避免所述垫片与下偏振片之间过盈配合的第二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朝向所述下偏振片的表面的周向边缘粘附有遮光膜,所述垫片和下偏振片并排粘贴在所述遮光膜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液晶玻璃包括依次层叠设 置在所述下偏振片上的下层玻璃和上层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遮光膜呈回字形,所述上层玻璃为矩形,且所述上层玻璃四周依次套设有两个回字形的硅胶圈,两个所述硅胶圈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光源侧的侧边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固定有集成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下偏振片与上偏振片为透光轴相互垂直的偏振片。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下偏振片靠近背光模组的光源侧的边缘向内缩进使所述液晶玻璃与背光模组之间形成一悬空空间,且悬空空间内填充有垫片,因此,液晶玻璃位于悬空空间上方的边缘不会悬空,而是被垫片支撑住,不会出现液晶玻璃碎裂的风险,更不会出现液晶玻璃在此位置直接粘连遮光膜而导致遮光膜脱离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爆灯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中垫片朝向液晶玻璃的表面距离下层玻璃一定距离,形成一定的间隙,以避免因公差、或是组装等原因出现过盈配合,将下层玻璃顶起甚至是碎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模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遮光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遮光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背光模组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超声理疗仪
- 下一篇:一种柔缓性自锁式半自动旋转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