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泵供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2480.3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林;权晓惠;张营杰;卫凌云;房志远;冯东晓;牛勇;苏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0 | 分类号: | F15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泵供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液压系统,特别是一种大流量泵供液系统。
背景技术
大流量高压液压系统的主泵一般主泵排量比较大,数量多,大排量泵要求吸口要有至少0.08MPa的压力,以保证主泵有良好的供液,提高泵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传统的供液方式是自然落差方式达到泵吸口所需最低压力,即将主泵放置低位,将开式油箱架高,两者落差大约7~8米才基本达到泵吸口所需压力;这种方式油箱架的比较高,和主泵之间连接管道比较长,且通径大,中间连接环节较多,现场安装工作量大,泵吸油口压力受油箱液位变化影响较大,这种方式占地面积大,基建施工量大,系统投资较大,维修维护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大流量泵供液系统,它是利用压力油罐充有0.1~0.2Mpa气压,给主泵压力供油,主泵可以布置在压力油罐周围且在一个水平面上,从而缩短连接管道、减小管道通径、减少安装工作量和占地面积。
目的二是提供压力基本恒定油压,改善主泵吸油,提高主泵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流量泵供液系统,包括主泵、与主泵连接的油箱以及连接在主泵与油箱回路上的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流量泵供液系统还设置有螺杆泵、压力油罐和设置在压力油罐顶部的用于给该压力油罐内提供0.1~0.2Mpa气压的充气装置;
所述螺杆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的出油口连接,螺杆泵的出油口与压力油罐的进油口连接,压力油罐的出油口与主泵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螺杆泵与油箱之间连接有过滤器和冷却器。
所述的大流量泵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压力油罐的一侧的液位控制器、设置在该压力油罐底部的电磁阀、根据液位控制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合、油压机和主泵停转的可编程控制器PLC;
所述液位控制器上设置有高液位、中液位和低液位;
当压力油罐内液位高于高液位时,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液位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控制电磁阀打开,向油箱内回油;
当压力油罐内液位低于中液位时,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液位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控制电磁阀关闭;
当压力油罐内液位低于低液位时,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液位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控制油压机和主泵停转。
所述充气装置是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大流量泵供液系统的供油压力基本恒定,改善了油泵的吸油状况,提高了泵的寿命,并减少了噪音,吸油管道较短,整体布置较紧凑,也大大缩短了泵的供液距离,降低了系统现场安装量及空间占用,使得基础建设投入和设备成本大大降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大流量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杆泵;2、液位控制器;3、压力油罐;4、电磁阀;5、充气装置;6、油压机;7、主泵;8、油箱;9、可编程控制器PLC。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流量泵供液系统,包括主泵7、与主泵7连接的油箱8以及连接在主泵7与油箱8回路上的油压机6,所述大流量泵供液系统还设置有螺杆泵装置1、压力油罐3和设置在压力油罐3顶部的用于给该压力油罐3内提供0.1~0.2Mpa气压的充气装置5;
螺杆泵1的进油口与油箱8的出油口连接,螺杆泵1的出油口与压力油罐3的进油口连接,压力油罐3的出油口与主泵7的进油口连接。
螺杆泵1与油箱8之间连接有过滤器和冷却器。
该大流量泵供液系统还包括有设置在压力油罐3的一侧的液位控制器2、设置在该压力油罐3底部的电磁阀4、根据液位控制器2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4开合、油压机6和主泵7停转的可编程控制器PLC9; 所述液位控制器2上设置有高液位、中液位和低液位;当压力油罐3内液位高于高液位时,可编程控制器PLC9根据液位控制器2的输入信号控制电磁阀4打开,向油箱8内回油;当压力油罐3内液位低于中液位时,可编程控制器PLC9根据液位控制器2的输入信号控制电磁阀4关闭;当压力油罐3内液位低于低液位时,可编程控制器PLC9根据液位控制器2的输入信号控制油压机6和主泵7停转;保护其不会吸空而损坏。
且上述充气装置5是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2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