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阻混音录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2021.5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强华;李面换;陈宏;吴郎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毅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87 | 分类号: | H04M3/487;H04M1/6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阻混音 录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录音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录音设备形式是在交换机之间通过中继线直接连接录音设备,如图1所示。对于在语音交换机1’之间需要增设录音设备2’的情况,必须把语音交换机1’之间的连接网络断开,再进行设备架设,施工复杂,周期比较长,涉及到的设备更改比较多,容易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录音设备2’接入一条中继线,就需要输出一条中继线,容量成倍增加,投入比较大;再者,由于所有的话务都需要从录音设备2’迂回,对录音设备2’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至少要达到前端交换机的水平,才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在施工时断开现有网络的、施工简单的录音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阻混音录音器,包括高阻模块和两个录音设备;所述高阻模块设有两个高阻头,每个高阻头均设有一个输入端;每个高阻头均设有输出端,每个录音设备各设有中继器,每个高阻头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每个录音设备的中继器的输入端连接;每个录音设备均设有音频文件输出端用于与存储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每个录音设备均还包括录音DSP电路以及信令处理和录音控制电路;中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录音DSP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对应的信令处理和录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信令处理和录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对应录音DSP电路的输入端;录音DSP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音频文件输出端。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继器为混音中继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录音DSP电路为ARM录音DSP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高阻混音录音器无需在施工时断开现有网络、施工简单,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录音设备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阻混音录音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阻混音录音器,包括高阻模块3和两个录音设备2;所述高阻模块3设有两个高阻头31,每个高阻头31均设有一个输入端,两个高阻头31输入端分别用于与语音交换机1之间的双向中继线的其中之一连接;每个高阻头31均设有输出端,每个录音设备2各设有混音中继器21,每个高阻头31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每个录音设备2的混音中继器21的输入端连接;每个录音设备2均还包括ARM录音DSP电路22以及信令处理和录音控制电路23;混音中继器21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ARM录音DSP电路22(即处于同一录音设备2内的录音DSP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对应的信令处理和录音控制电路23的输入端;信令处理和录音控制电路23的输出端连接到对应ARM录音DSP电路22的输入端;ARM录音DSP电路22的输出端作为录音设备2的音频文件输出端,用于与存储设备4(例如计算机硬盘)连接。
使用状态:只需把原来连接在两台语音交换机1之间的双向中继线各安装一个三通头,即可实现抽头与高阻头31的输入端连接,接线简单,无需经过录音设备2迂回,不需要对原有系统做更改,只是将高阻探头接到原有中继线上就可以了,施工周期短,可以很快开通系统。混音中继器21对高阻头31衰减的信号进行放大,由信令处理和录音控制电路23取出呼叫的信令并进行分析,并由ARM录音DSP电路22进行语音录音压缩生产音频文件。其中混音中继器 21使得其可以实现内部混音模式,不采用三通道会议混音模式,DSP通道的占用从三个通道降低到一个通道,大大减少DSP的数量,增加了系统容量。而ARM录音DSP电路22采用4.75Kbits/s的AMR语音压缩算法,将64Kbits/s的语音压缩为4.75Kbits/s后再存储到文件中,文件长度减少了十几倍,大大降低了存储要求,如果采用NAS做文件的长时间存储,将节省巨大的费用。两个录音设备2可以分别作为主、从设备,可以有效保证录音的作用,提供备份文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毅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毅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2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平衡磁力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存储装置及用于存储装置的数据访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