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用的多层窑衬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7683.3 | 申请日: | 2014-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7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侠;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洛华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7/28 | 分类号: | F27B7/28;F26B25/1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燕 |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回转 备用 多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回转热设备中用到的窑衬,具体的说是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用的多层窑衬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种行业的加热领域,广泛地应用到在圆筒形钢壳内部加装窑衬的回转加热设备,也称回转窑、回转干燥器、回转焙烧炉、回转煅烧炉等等。传统的回转热设备窑衬采用楔形砌块沿内壁砌筑,靠楔形表面的侧压力稳定窑衬,一旦某一处损坏,产生的空腔就破坏了这部分窑衬的力学稳定结构,窑衬马上松弛。由于设备一直工作在回转运动状态,这样使得窑衬会在运转过程中与热设备的内壁碰撞,不仅会对热设备的外壳造成损伤,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窑衬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由于窑衬的松弛也会造成窑内热量的散失,降低了设备的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的窑衬松弛后会在运转过程中与外壳碰撞导致损伤、窑衬寿命低以及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用的多层窑衬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用的多层窑衬结构,所述窑衬为多层结构,包括依次紧挨的隔离层、保温层和工作层,且隔离层设置在回转热设备的内壁上,工作层的表面为与物料相接触的工作面,所述隔离层和保温层采用体积稳定的薄片保温隔离材料安装固定形成,且厚度不超过工作层的1/10。
所述工作层采用耐火浇注料浇筑而成,其上分布有盲孔。
所述工作层上盲孔间的间距为0.2-0.35米。
所述盲孔的底部延伸至工作层的底部但不穿透工作层,且各盲孔的深度不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盲孔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或其它形状;工作层上盲孔的作用是:在烘炉过程中,烘炉热量通过这些盲孔会迅速达到工作层深部,工作层以及隔离层和保温层内部液体膨胀体积可以向这些盲孔延展,工作层以及隔离层和保温层内的液体和水分受热产生的热动势和蒸气沿盲孔向表面溢出使窑衬卸压,保护窑衬不被内部膨胀压力撕裂损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窑衬设置成隔离层、保温层和工作层的多层结构,从而起到在不破坏窑衬整体强度的前提下提高设备的热效率,多层结构的设置也可以防止窑衬松动后工作层在转动过程中与设备外壳的碰撞导致的外壳受损、工作层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隔离层,2、保温层,3、工作层,301、工作面,302、盲孔4、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用的多层窑衬结构,所述窑衬为多层结构,包括依次紧挨的隔离层1、保温层2和工作层3,且隔离层1设置在回转热设备的内壁4上,工作层3的表面为与物料相接触的工作面301,所述隔离层1和保温层2采用体积稳定的薄片保温隔离材料安装固定形成,且厚度不超过工作层3的1/10。
上述隔离层1和保温层2的厚度不超过工作层3的1/10,是指隔离层1和保温层2的厚度均不超过工作层3厚度的1/10: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
如,所述工作层3采用耐火浇注料浇筑而成,其上分布有盲孔302,盲孔302的形状任意,如三角形、圆形或其它形状;
盲孔302间的间距为0.2-0.35米;
盲孔302的底部延伸至工作层3的底部但不穿透工作层3,且各盲孔302的深度不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洛华窑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洛华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筒形回转热设备窑衬中的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盾构滚刀试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