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5762.0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花纹 深度 测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社会中,汽车已经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汽车有优美的外观,舒适的空间,更要求汽车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为轮胎作为评价汽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人们通过各种的测量仪器来检测轮胎的各项指标是否合格。其中,轮胎花纹深度是检测轮胎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为了检测轮胎花纹深度而设置了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
相关技术中的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包括尺身、尺框和螺丝,尺身设置在尺框内,螺丝设置在尺框上的螺纹孔内,用于固定尺身。相关技术的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尺,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螺丝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松动,导致尺身从尺框中脱离出来,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包括:壳体、测量杆和滑环;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其长度小于测量杆的长度;壳体上,沿其延伸的方向,设置有腰形孔和用于测量腰形孔长度的刻度线;滑环套在壳体外,与壳体相贴,且能在壳体上滑动;测量杆的一端插入壳体内,其另一端置于壳体外,有一按压部;测量杆上设置有凸起,且凸起置于腰形孔内,凸起用于推动滑环沿腰形孔,朝远离按压部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测量孔,用于供测量杆通过;底座设置在壳体远离按压部的一端开口上,底座用于固定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
进一步地,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还包括挂钩;挂钩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壳体的外表面紧贴合。
进一步地,测量杆上,在凸起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壳体的内表面紧贴合,环形凸起用于固定测量杆。
进一步地,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还包括弹簧;弹簧设置在环形凸起与底座之间,弹簧用于将测量杆复位。
进一步地,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还包括上盖;上盖上设置有插孔;上盖设置在壳体靠近按压部的一端开口上,且测量杆穿过插孔。
进一步地,滑环为弹性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滑环上还设置有标准线;标准线用于指向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与现有技术中的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通过螺丝固定尺身,致使测量尺身容易脱落相比,由于其将测量杆设置在壳体内,且在测量杆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位于壳体的腰形孔内,凸起能够有效的阻挡测量杆脱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轮胎花纹深度测量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如图1所示,壳体10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其长度小于测量杆105的长度;壳体101上,沿其延伸的方向,设置有腰形孔102和用于测量腰形孔102长度的刻度线103;滑环104套在壳体101外,与壳体101相贴,且能在壳体101上滑动;测量杆105的一端插入壳体101内,其另一端置于壳体101外,有一按压部106;测量杆105上设置有凸起107,且凸起107置于腰形孔102内,凸起107用于推动滑环104沿腰形孔102,朝远离按压部106方向移动。
当人们使用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器时,将壳体101远离按压部106的一端放置在轮胎花纹上,此时将力作用在按压部106上,使测量杆105动滑环104向轮胎处移动,直至测量杆105远离按压部106的一端穿过壳体101开口,并抵在轮胎花纹的底部为止,此时滑环104所指的刻度线103上的刻度即为轮胎花纹的深度。由于其将测量杆105设置在壳体101内,且在测量杆105上设置有凸起107,凸起107位于壳体101的腰形孔102内,凸起107能够有效的阻挡测量杆105脱落,使用方便。
另外,壳体10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腰形孔102,且两个腰形孔102相对的设置在壳体101上,测量杆105上的凸起107也为两个,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凸起107与测量杆105十字相连,两个凸起107分别置于两个腰形孔102中,并能推动滑环104向轮胎处移动,这样滑环104的两个受力点在同一条直径的两端,受力均匀,使操作更加的省力,且测量结果也更加的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5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碗内直径测量装置
- 下一篇:新型海上电泵井井口改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