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5110.0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飞;李啸;石现;袁春萍;徐红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2 | 分类号: | H01H33/662;H01H33/664;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充气 环网柜 极柱式 真空 负荷 开关 | ||
1.一种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在充气环网柜内的极柱本体和安装在充气环网柜外的弹簧操作机构,极柱本体包括极柱安装板(10)、绝缘拉杆(6)、软连接(4)、上出线座(1-2)、真空灭弧室组件(2)、下出线座(1-3)、绝缘筒(1)和安装在充气环网柜的箱体板(12)上的波纹管组件(8),波纹管组件(8)的一端与弹簧操作机构活动连接以便推动波纹管组件(8)在其轴向上移动,波纹管组件(8)的另一端与绝缘拉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绝缘拉杆(6)的另一端与真空灭弧室组件(2)的动端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组件(2)的动端还通过软连接(4)与上出线座(1-2)电性连接,真空灭弧室组件(2)的静端与下出线座(1-3)电性连接,波纹管组件(8)与箱体板(12)的接触部位上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组件(2)、绝缘拉杆(6)和软连接(4)均位于绝缘筒(1)内,所述的绝缘筒(1)通过极柱安装板(10)安装在箱体板(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操作机构包括框板(13)、储能轴拐臂(16)、连接杆(15)、主轴拐臂(17)以及设置在框板(13)上的储能弹簧(20)、储能轴(21)和主轴(22),框板(13)固定连接在箱体板(12)上,储能轴拐臂(16)设置在储能轴(21)上,连接杆(15)的一端与储能轴拐臂(16)铰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主轴拐臂(17)的一端铰接,主轴拐臂(17)的另一端与波纹管组件(8)铰接,主轴拐臂(17)的中部设置在主轴(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纹管组件(8)包括连接轴(8-1)、波纹管(8-2)、法兰(8-3)、压缩弹簧(8-4)、支撑套(8-5)和螺纹杆(8-7),波纹管组件(8)通过法兰(8-3)安装在箱体板(12)上,并且所述的密封圈(11)设置在法兰(8-3)与箱体板(12)的接触部位上,所述的波纹管(8-2)设置在连接轴(8-1)上,波纹管(8-2)与法兰(8-3)焊接成一体,所述的支撑套(8-5)安装在压缩弹簧(8-4)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8-3)在与密封圈(11)的接触部位内涂有真空硅脂(1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出线座(1-2)、下出线座(1-3)和绝缘筒(1)浇注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柱安装板(10)安装有导向套(7),所述的绝缘拉杆(6)穿过导向套(7)后与波纹管组件(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筒(1)内设置有尼龙套(3),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组件(2)的动端部分固定在尼龙套(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拉杆(6)与真空灭弧室组件(2)的动端的连接部分的外围设置有屏蔽罩(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筒(1)上嵌装有螺纹套(1-1),所述的极柱安装板(10)上设置有螺钉(9),并且通过螺钉(9)与螺纹套(1-1)的配合安装在绝缘筒(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充气环网柜的极柱式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筒(1)上开有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5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