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变器及其绕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461.8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毕帆;张治良;邱志勇;许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于宝庆;刘春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及其 绕线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逆变器,尤指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
背景技术
逆变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或设备中,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属于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随着业界的各类型高电压机种的发展应用益发广泛,设计条件及应用需求也日渐严苛,逆变器亦因此被要求具有高耐压性及高共用性,以符合产品趋势及实际需求。
由于现今主流产品对于逆变器的电压需求,重心已逐渐由逆变器单体可承受三千伏特的电压提高至耐受四千伏特的电压,然而,现有逆变器所采用的现有绕线架易造成电弧烧机的现象,无法有效应用并耐受高达四千伏特的电压。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逆变器及现有绕线架的底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逆变器1所采用的现有绕线架10具有绕线槽101,以供绕线11的绕线本体110绕设。其中,绕线11具有起始端111及结尾端112,且起始端111及结尾端112分别与位于右侧的接脚102及位于左侧的接脚102相连接。由于起始端111与绕线本体110的接触面积大,绕线时易造成漆包膜磨损,且因绕线槽101本身的高度而使得起始端111无法确实由绕线槽101的根部起绕,不仅易因短路而产生打火现象,于高电压应用时还会发生电弧烧机的情况。
此外,若将绕线11的绕线起始与结尾位置互换,亦即将起始端111及结尾端112改为分别与位于左侧的接脚102及位于右侧的接脚102相连接,虽可解决接触磨损漆包膜的问题,然起始端111仍无法确实由绕线槽101的根部起绕,不仅仍伴随着电弧烧机的风险,还因绕线11的位置及绕法等限制,无法实际且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高电压装置或设备,缺乏共用性。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陷的逆变器及其绕线架,实为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以解决现有逆变器及现有绕线架的耐压性不佳并缺乏共用性,易造成打火现象及电弧烧机,且无法实际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高电压装置或设备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借由设置第一侧板于本体及第一座体之间形成的理线槽,以及将第一绝缘导线的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可使第一出线端与绕线部相错开,以避免第一绝缘导线磨损短路并确实由第一绕线槽的根部起绕,进而达到避免电弧烧机且具高耐压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透过理线槽的引入,第一绝缘导线的第一出线端及第二出线端可分别与第一座体的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相连接,或分别与第一座体的第二接脚及第一接脚相连接,故可符合各种实际需求,以达到具高共用性的效果,并可大量生产作为标准品使用,进而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一绕线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本体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形成一理线槽;以及多个第二侧板,设置于该本体,用以于该本体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以及一第一绝缘导线,具有一绕线部及一第一出线端,该绕线部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绕线槽,且该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以使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绕线部相错开。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绕线架,适用于具有一绕线部及一第一出线端的一第一绝缘导线,该绕线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本体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形成一理线槽;以及多个第二侧板,设置于该本体,用以于该本体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其中,该绕线部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绕线槽,且该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以使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绕线部相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该第一座体具有一第一接脚及一第二接脚,且该第一绝缘导线还具有一第二出线端。于实际应用时,该第一出线与该第一接脚相连接,且该第二出线端与该第二接脚相连接;或者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第二接脚相连接,且该第二出线端与该第一接脚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距离,其中该第一间隔距离的长度等于该理线槽的宽度,该多个第二侧板彼此以一第二间隔距离平行设置,且该第一间隔距离的长度与该第二间隔距离的长度相同或相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对称半桥电路
- 下一篇:一种紧急启动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