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3305.1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王霓虹;高萌;戴巍;杨应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10 | 分类号: | G01B2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树木 胸径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具体涉及到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
背景技术
现有树木胸径测量用的围尺,与常用的卷尺结构相当,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人工将围尺围绕猜测量树木的树干上,然后通过看围尺上的读数获得测量结果。由于测量树木胸径一般都是在野外操作,工作人员在连续测量多个树木胸径之后会比较疲惫,读数就会产生不准确的情况,尤其是在冬季或夏季。
公开号为CN203231721的实用新型专利中,为了解决在测量胸径较大的树木时,单人操作困难的问题,增加了固定针,但是,该固定针只能起到固定围尺起始端的目的,对于读数的准确性没有任何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树木胸径测量围尺的测量结果需要人工来读取、读取结果的准确受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测量树木胸径的维尺。
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它包括尺本体,它还包括齿轮、码盘、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
尺本体的软尺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定位孔,且相邻的两个定位孔之间距离与齿轮上相邻的两个齿根的中心之间的弧长相等,齿轮通过固定轴固定在尺本体的壳体内的出口处,
软尺的首端设有固定环,
码盘、计数器和译码器固定在壳体内,显示器固定在壳体的上表面上,
码盘用于检测齿轮的旋转角度,码盘的信号输出端与计数器的计数信号输入端连接,该计数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译码器的译码信号输入端连接,译码器的译码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
它还包括固定钉,尺本体的壳体的轴心位置设有针库,所述固定钉嵌入在该针库内。在尺本体的壳体的轴心位置设有针库,便于携带固定钉。
所述的固定钉由针帽和针头组成,所述针帽的上表面带有防滑纹理。当用手指按压针帽时,防止固定钉滑落。
所述的针头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环形凹槽,针库的内侧壁与每个环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性凸起。当固定钉嵌入在该针库内时,针库内的弹性凸起嵌入在针头的环形凹槽内,起到使固定钉稳定牢固的放置在针库内的作用。
所述的针帽的侧壁上带有防滑纹理。所述的针帽的侧壁上带有防滑纹理,便于插拔固定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量树木胸径的维尺,增加了固定钉、齿轮、码盘、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固定针的针头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环形凹槽,使得固定钉更加牢靠的固定在树木上,在测量过程中,固定环套在固定钉上,围绕着树木走一圈,测量的结果直接在显示器上显示,不需要人工读取,且显示器上显示的结果不受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高,且准确性提高了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7表示滑道;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固定环的局部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四中,所述的固定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的测量原理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软尺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它包括尺本体,它还包括齿轮3、码盘10、计数器11、译码器12和显示器13,
尺本体的软尺8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定位孔4,且相邻的两个定位孔4之间距离与齿轮3上相邻的两个齿根的中心之间的弧长相等,齿轮3通过固定轴5固定在尺本体的壳体9内的出口2处,
软尺8的首端设有固定环1,
码盘10、计数器11和译码器12固定在壳体9内,显示器13固定在壳体9的上表面上,
码盘10用于检测齿轮3的旋转角度,码盘10的信号输出端与计数器11的计数信号输入端连接,该计数器11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译码器12的译码信号输入端连接,译码器12的译码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13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定位孔4之间的间距为1.5cm、2cm或3cm。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测量树木胸径的围尺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固定钉6,尺本体的壳体9的轴心位置设有针库,所述固定钉6嵌入在该针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3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