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8306.7 | 申请日: | 2014-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钱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任汉平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输液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指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重、难以及时处理患者某些需求的现象,而医院出于成本考虑或因招工难的原因,导致医护人员数量不足。
现在医疗机构中对静脉输液的监控普遍采用人工方式,医护人员要不定时的进行巡检,以确定输液速度是否合理,输液是否即将结束。但是由于医护人员需要同时多名输液者进行服务,在一些大城市,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更是繁重,有时一名医护人员要服务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患者。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顾及到所有的输液者,又由于患者本来以及陪护人员的疏忽,容易造成未及时更换药液或输液已结束而未及时发现的情况,轻则延误患者的治疗,重则发生严重医疗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消除上述的安全隐患,若能通过辅助仪器来帮助医护人员监视,可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医护人员的配比数。目前,市面上同类的医疗器械产品存在技术落后、使用不方便或价格昂贵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监测各个输液点输液情况并及时停止输液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包括安装于各个输液器上的输液报警器和显示设备,输液报警器分别与显示设备信号连接,其中,输液报警器包括有单片机、红外线传感装置以及与步进电机相连接的输液管压缩装置,红外线传感装置包括对应设置于各个输液器的莫菲氏滴管两侧的红外发射管和接收传感器,红外线传感装置经电压比较器与单片机信号连接,单片机与步进电机控制连接。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接收传感器连接于检测电路上,该检测电路由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组成,接收传感器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经电阻R4与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比较器的比较电压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检测电路经去抖电路、双二次型带通滤波器电路、相敏检测电路、低通滤波器电路与电压比较器相连。
上述的输液报警器内嵌置有锂电池,输液报警器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锂电池通过充电电路相连接。
上述的充电电路包括PNP三极管T1、NPN三极管T2、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2以及电阻R3;
PNP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PNP三极管T1的基极与锂电池的负极之间串联电阻R1,锂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连接于PNP三极管T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PNP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依次连接电阻R2、稳压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
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锂电池的负极相连,NPN三极管T2的基极与电阻R2相连,NPN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3。
上述的锂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之间设置有充电开关S1,锂电池的正极与红外线传感装置之间设置有工作开关S2。
上述的单片机为AT89C51单片机。
上述的输液报警器与显示设备无线传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采用红外线传感装置监测各个输液点的输液情况,监测信号经电压比较器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信号判断输液是否结束,一旦判断输液结束,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启动,从而推动输液管压缩装置压缩输液管停止输液,同时发出信号至显示设备提示医务人员。本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结构简单,它能同时监测各个输液点的输液情况,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在输液结束时能够自动停止输液,避免因疏忽而造成的医疗事故。
接收传感器连接于检测电路上,检测电路由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组成,根据比较器的电压输出情况可以计算出每分钟的滴液数,使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输液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传感装置及检测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抖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二次型带通滤波器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相敏检测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低通滤波器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比较器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8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型均温板制作方法及其制成的超薄型均温板
- 下一篇:输液泵的提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