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8306.7 | 申请日: | 2014-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钱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任汉平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输液 报警装置 | ||
1.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包括安装于各个输液器(8)上的输液报警器(1)和显示设备(2),所述的输液报警器(1)分别与显示设备(2)信号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液报警器(1)包括有单片机(3)、红外线传感装置(4)以及与步进电机(5)相连接的输液管压缩装置(51),所述的红外线传感装置(4)包括对应设置于各个输液器(8)的莫菲氏滴管(81)两侧的红外发射管(41)和接收传感器(42),所述的红外线传感装置(4)经电压比较器(6)与单片机(3)信号连接,所述的单片机(3)与步进电机(5)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接收传感器(42)连接于检测电路(7)上,该检测电路(7)由运算放大器(71)和比较器(72)组成,所述的接收传感器(42)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7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经电阻R4与运算放大器(7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71)的输出端与比较器(72)的比较电压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电路(7)经去抖电路(73)、双二次型带通滤波器电路(74)、相敏检测电路(75)、低通滤波器电路(76)与电压比较器(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液报警器(1)内嵌置有锂电池(9),所述的输液报警器(1)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的充电接口与锂电池(9)通过充电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PNP三极管T1、NPN三极管T2、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2以及电阻R3;
PNP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PNP三极管T1的基极与锂电池(9)的负极之间串联电阻R1,锂电池(9)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连接于PNP三极管T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PNP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依次连接电阻R2、稳压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
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锂电池(9)的负极相连,NPN三极管T2的基极与电阻R2相连,NPN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锂电池(9)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之间设置有充电开关S1,所述的锂电池(9)的正极与红外线传感装置之间设置有工作开关S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3)为AT88C51单片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红外线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液报警器(1)与显示设备(2)无线传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83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型均温板制作方法及其制成的超薄型均温板
- 下一篇:输液泵的提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