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及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0527.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涛;王海玲;何鹏申;刘明森;黄星丽;黄涛;郭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拉式检具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及检具。
背景技术
白车身的精度是焊装工艺水平的主要指标,高精度的白车身不仅可以改善总装零部件的装配,同时也能提升车身外观间隙的品质。
为快速提高整车中的各个零部件尺寸精度,及时有效地发现部件尺寸的偏差,检具成为整车厂及零部件厂的必备工装,其结构和功能需达到对汽车零部件准确、直观和快速检测的要求,同时也是判定检具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现有技术方案中检具定位装置为固定的基准块,即将基准块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检具本体上,板件放在检具上时,基准块既对板件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同时也起到提供基准面用于判断基准块处板件面差是否合格的作用。但首先,由于基准块通常较小,且固定安装在检具本体上,在检具面精度校正调整时,整改、加工操作不便;其次,当单件与总成件共用一套检具时,若总成基准块与单件不通用,会造成基准块过多或与板件干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通用性强的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及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包括:基准块,所述基准块具有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下方具有侧向延伸的一对凸缘,所述底面下方具有向下延伸的圆杆;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一对凸台,所述凸台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开有通孔;止挡件;所述基准块的圆杆穿过所述基座的通孔后,所述止挡件固定在所述圆杆上使所述圆杆能够在所述通孔内滑动但不脱出;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基准块的凸缘位于所述基座的凹槽内,向上提拉并旋转所述基准块使所述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进入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凸缘卡在所述凸台上方。
优选地,上述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圆杆上,所述止挡件固定在所述弹簧下方,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弹簧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止挡件之间被压缩。
优选地,所述圆杆下端开有螺纹孔,螺栓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止挡件紧固到所述圆杆下端。
优选地,所述基准块上设有拉环。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开有螺栓孔。
一种检具,所述检具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
本发明中的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的基准块能够处于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能够以基准块的顶面为基准面完成一次定位检测,在第二状态下,基准块的顶面被抬升,此时能够以基准块的顶面为基准面完成另一次定位检测,也就是说当单件与总成件共用一套检具时,能够采用同一个基准块的同一个基准面实现两项检测,而不必另外增加基准块,提高了通用性和检测精度;或者,如果单件与总成件不能共用一个基准块的同一个基准面时,在第一状态下,基准块下沉能够避让其它基准块及板件,同样能够提高通用性。而且,即使在基准块很小的情况下,由于基准块能够被拉出,需要对检具面精度校正调整时,对基准面的整改、加工操作很方便。
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下,弹簧所施加的压力能够使基准块的凸缘稳定地卡在凸台上,在检测过程中基准块不易发生移位,保证检测精度,并且在基准块回复至第一状态时能够提供回复力,并避免检测过程中检具运动时基准块从凹槽内伸出。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检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提拉式检具定位装置001包括基准块1、基座2、拉环3、弹簧4、止挡件5和螺栓6。基准块1具有顶面11和底面14,在工作中,顶面11作为检测基准面。在顶面11下方,基准块1具有侧向延伸的一对凸缘12。在底面14下方,基准块1具有向下延伸的圆杆13。拉环3穿过基准块1上的通孔。基座2具有一对凸台21,凸台21之间形成凹槽24,凹槽24内开有贯穿基座2的上下方向上的通孔22。在凸台21两侧开有螺栓孔23。组装时,基准块1的圆杆13穿过基座2的通孔22后,将弹簧4套在圆杆13上。止挡件5套在螺栓6上后,螺栓6与圆杆13下端的螺纹孔配合从而将止挡件5固定在圆杆13下端,并且止挡件5位于弹簧4下方。当然,止挡件5还能够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圆杆13下端。这样,圆杆13能够在通孔22内上下滑动但不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0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卡钳的钳体滑阻、轮廓检测工装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环冷机下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