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型防撞机构的受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8634.2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10 | 分类号: | H04R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型 撞机 受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型防撞机构的受话器。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受话器是指动圈式受话器,其工作原理(物理原理)跟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相似:变化的音频电信号馈入音圈,音圈置于一个永磁体磁路的磁隙里,音圈因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力(洛仑兹力)的驱动而上下振动,并带动振动膜驱动前后空气,产生声波。
尽管还有很多别的换能原理的受话器类型,但迄今为止,动圈式受话器因其较高的性价比,成熟的生产工艺,变化多端的外形尺寸及引出方式,已成为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中音频终端的主流电声器件。
现有技术中,受话器包括外壳、振动膜以及与振动膜传动连接的磁力驱动机构,磁力驱动机构在受到较大冲击的时候,电枢的振动换能部会与铁芯内的永磁体吸死,从而造成换能失效,影响受话器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型防撞机构的受话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型防撞机构的受话器,包括:
外壳;
振动膜,其设置于外壳内部并将外壳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前腔的壁体上设有声孔;
设置于后腔内的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枢、线圈和铁芯,电枢包括固定部和振动换能部,线圈及铁芯依次套设于振动换能部上,振动换能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永磁体,永磁体与铁芯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振动换能部通过传导杆与振动膜传动连接;
防撞机构,设置于磁力驱动机构上并位于振动换能部的上下两侧。
本发明中在电枢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电枢的振动换能部向上或者向下撞击到防撞机构,给电枢形成回弹力,使得振动换能部可以回到起始的居中位置,而不会与铁芯内的永磁体吸死,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防撞机构为涂覆于永磁体表面的弹性层,其中,弹性层为tpu层、pe层或pvc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电枢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电枢的振动换能部向上或者向下撞击到永磁体时,弹性层给电枢回弹力,使得振动换能部可以回到起始的居中位置,而不会与铁芯内的永磁体吸死,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防撞机构还可以为设置于线圈上下内腔体上并向振动换能部延伸形成的线圈突出部,线圈突出部到振动换能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永磁体到振动换能部之间的距离。其中,线圈突出部与线圈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电枢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电枢的振动换能部向上或者向下撞击到线圈后,线圈突出部对电枢形成回弹力,使得振动换能部可以回到起始的居中位置,而不会与铁芯内的永磁体吸死,造成振动换能失效,线圈突出部与线圈一体成型,加工简单。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线圈突出部上涂覆有弹性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弹性层进一步增加线圈突出部的回弹性,避免振动换能部吸死至铁芯内的永磁体上,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防撞机构为设置于电枢的振动换能部上下两端面上并向永磁体延伸形成的电枢突出部。其中,电枢突出部与电枢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电枢的振动换能部上设置电枢突出部,在电枢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电枢突出部对电枢形成回弹力,使得振动换能部可以回到起始的居中位置,而不会与铁芯内的永磁体吸死,造成振动换能失效,电枢突出部与电枢一体成型,加工简单。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电枢突出部上涂覆有弹性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弹性层进一步增加电枢突出部的回弹性,避免振动换能部吸死至铁芯内的永磁体上,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电枢,11.固定部,12.振动换能部,20.线圈,30.铁芯,40.永磁体,50.外壳,60.振动膜,70.传导杆,80.弹性层,81.线圈突出部,82.电枢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有改进型防撞机构的受话器,包括:
外壳50;
振动膜60,其设置于外壳50内部并将外壳50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前腔的壁体上设有声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8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