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降性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43689.4 | 申请日: | 2014-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勇;马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艳荣 |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M16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性水基 切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液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沉降性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机械加工逐步向高速、强力、精细方向发展,而超硬、超强度等难加工材料的使用也使切削加工的难度日益增加。由此导致切削加工中的摩擦力、摩擦热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金属加工液具有更好的光滑、冷却、清洗、防锈功能,以便取得理想的工件加工表面。其中,矿物油的光滑、防锈能力优异,但冷却、清洗功能差;乳化液和水基切削液的冷却、清洗功能较好,但光滑、防锈功能差,因此使用局限遭到限制。
然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粉和油石粉颗粒度小,容易悬浮在切削液中,重新渗入到砂轮-工件的界面间,从而影响加工效率、破坏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所以必须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清洗和沉降性。传统的切削工艺中,多采用柴油或煤油作为磨削液。然而,由于柴油和煤油闪点低,容易燃烧而导致火灾。另外,柴油或煤油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烃,易于挥发、分解成有害气体,危害工人健康。近年来,人们也研究开发了水基切削液。然而,水基切削液对细小粉尘的沉降性能差,在使用中很快失去沉降和清洗的功能,导致切削产生的细小粉尘与磨削液一起循环,损坏磨削表面。
因此,研制一种具有沉降、光滑和防锈性能的水基切削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降性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基切削液不仅具有优异的沉降性能和清洗功能,其光滑和防锈功能亦到达或超越乳化液的规范要求,可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压、车、钻等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沉降性水基切削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各组: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为松香、马来酸酐和多元胺聚合反应的产物;
所述油酸三乙醇胺酯是油酸和三乙醇胺酯化反应的产物。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的制备方法为:在催化剂下存在条件下,固体的天然松香加热至160-200℃熔融为液体,加入马来酸酐发生聚合反应得到共聚物马来松香,而后马来松香再与多元胺发生中和反应,即得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
所述多元胺为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和丙二醇双-(4,4’一二氨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油酸三乙醇胺酯的制备方法为:130-160℃的反应条件下,将摩尔比为1:3的油酸和三乙醇胺混合,油酸中的-COOH基团与三乙醇胺的-OH基团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油酸三乙醇胺酯。
所述有机硫为硫醇、硫酚、硫醚、二硫化物、多硫化物或环状硫化物中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所述水基切削液还含有絮凝剂,所述絮凝剂选自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氯化铁(PFC)以及聚合硫酸铁(PFS)或其任意混合物。
所述的沉降性水基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在催化剂下存在条件下,固体的天然松香加热至160-200℃熔融为液体,加入马来酸酐发生聚合反应得到共聚物马来松香,而后马来松香再与多元胺发生中和反应,即得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
制备油酸三乙醇胺酯:130-160℃的反应条件下,将摩尔比为1:3的油酸和三乙醇胺混合,油酸中的-COOH基团与三乙醇胺的-OH基团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油酸三乙醇胺酯;
按配方量取各组分;将OP-10,含C1-4的脂肪酸,聚乙二醇和水混合后,以1000-2000rpm搅拌30min,再加入L-AN10机械油,以1000-2000rpm搅拌30min,室温下,加入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所述油酸三乙醇胺酯,以1000-2000rpm搅拌30min,再加入所述有机硫、所述絮凝剂、所述妥尔油酸钠盐和所述石油酸钠盐混合均匀,最后加入消泡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沉降性水基切削液。
本发明所述沉降性水基切削液。使用时稀释3-5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艳荣,未经马艳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3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