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0282.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宝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烧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烧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尽量采用建筑垃圾等制备免烧砖,是一种废物利用垃圾的极好方式。但是,目前对废弃物的使用大多不能利用更多类的垃圾,且产品容易出现异味、强度较低等缺陷,继而难以大面积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它具有能够利用更多类型的垃圾,且产品无异味、强度较高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建筑垃圾:将主要组成物为混凝土和粘土砖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和粉碎处理,其中,破碎形成的建筑垃圾块的平均粒径为5~10mm,粉碎形成的建筑垃圾粉的粒度为至少50目,而且,对前述建筑垃圾块和建筑垃圾粉均进行水洗过筛,之后,晾干;
2)处理湿生活污泥:将湿生活污泥进行烘干,之后进行碾碎形成粉粒状,然后放入碳化窑炉中进行碳化;
3)准备水泥、粉煤灰、碎石、减水剂、固化剂、絮状鬃毛、生石灰;
4)以重量份计,按照:混净土块40~60份、建筑垃圾粉10~20份、碳化后的湿生活污泥20~30份,以及,水泥、粉煤灰、碎石、减水剂、固化剂、絮状鬃毛、生石灰均为5~10份、絮状鬃毛1~2份的比例,且添加水10份后将前述组分进行混合均匀,装入免烧砖设备中压制为免烧砖半成品;
5)将免烧砖半成品自然晾干至少15天,即形成成品免烧砖。
所述步骤4)中,各组分的含量为:混净土块55份、建筑垃圾粉18份、碳化后的湿生活污泥25份,以及,水泥、粉煤灰、碎石、减水剂、固化剂、生石灰均为8份、絮状鬃毛1.5份的比例,且添加水10份。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利用更多类型的垃圾,且产品无异味、强度较高。本发明的免烧砖的制备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垃圾、湿生活垃圾、粉煤灰等,从而应用范围较广。同时,经过前置碳化的方式,使产品的内外均不会产生异味。以及,通过合理确定组分的含量,使产品的强度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固化剂采用本申请人申请号为:201210263667.1的一种无机固化剂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所述的固化剂,减水剂采用市售的三聚磷酸钠等。
实施例1
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建筑垃圾:将主要组成物为混凝土和粘土砖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和粉碎处理。其中,破碎形成的建筑垃圾块的平均粒径为5mm,粉碎形成的建筑垃圾粉的粒度为50目。而且,对前述建筑垃圾块和建筑垃圾粉均进行水洗过筛,之后,晾干。当然,对混过凝土粉的过筛采用50目筛。该步骤目的在于清除建筑垃圾中的不洁净成分,以确保不会影响下述的水泥等成分发挥作用。
2)处理湿生活污泥:将湿生活污泥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大多呈具有一定硬度的片状或块状。之后,进行碾碎形成粉粒状,然后放入碳化窑炉中进行碳化。这样,彻底消除了湿生活污泥的异味。
3)准备水泥、粉煤灰、碎石、减水剂、固化剂、絮状鬃毛、生石灰。
4)以重量份计,按照:混净土块40份、建筑垃圾粉10份、碳化后的湿生活污泥20份,以及,水泥、粉煤灰、碎石、减水剂、固化剂、絮状鬃毛、生石灰均为5份、絮状鬃毛1份的比例,且添加水10份后将前述组分进行混合均匀,装入免烧砖设备中压制为免烧砖半成品。
5)将免烧砖半成品自然晾干15天,即形成成品免烧砖。
经测试,该免烧砖的砖抗压强度能达到GB501-2003标准值的MU15以上,且应用2月后现场测试,无任何异味。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1)中,建筑垃圾块的平均粒径为8mm,混过凝土粉料的粒度为100目;
步骤4)中,按重量份计,各组分的含量为:混净土块55份、建筑垃圾粉18份、碳化后的湿生活污泥25份,以及,水泥、粉煤灰、碎石、减水剂、固化剂、生石灰均为8份、絮状鬃毛1.5份的比例,且添加水10份。
步骤5)中晾干25天。
经测试,该免烧砖的砖抗压强度能达到GB501-2003标准值的MU15以上,且应用2月后现场测试,无任何异味。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1)中,建筑垃圾块的平均粒径为10mm,混过凝土粉料的粒度为12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宝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宝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0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