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驾驶模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2093.4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7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章晓明;葛海松;林新华;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雷神仿真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模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虚拟地下铁道、地下站台三维视景仿真,以及模拟高铁驾驶启动、加速、减速和停靠站台过程的高铁驾驶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在动车车厢模型内可进行动车模拟驾驶,同时还可通过图文版和视频了解轨道交通的知识,包括:火车、高铁、轻轨、高铁等轨道交通的科学。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通过在三维逼真的虚拟场景中,由操作者/列车驾驶员真实体验高铁的模拟驾驶,感受到列车高速运行中周围环境的变化,同时通过完成计算机提出的各项任务,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列车驾驶员,所必需达到的身体素质和操作技能。在模拟驾驶过程中达到培训教学目的。
在以往的模拟器设计中,一般只是对某个阶段对高铁驾驶的模拟仿真,不能完成地模拟高铁驾驶整个过程中的操作仿真,路段的视景仿真效果差,不能较真实地对高铁路况、周围环境进行多方位仿真显示,如公告号CN2884373Y的中国专利,其揭示了一种站台视景模拟装置,仅能模拟站台视景以及站台与列车之间的实际关系,使驾驶者能够完全相同与现场处理方式进行站台状况处理的练习或考核,并不能给使用者提供高铁整个驾驶过程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铁驾驶模拟系统, 该系统真实模拟了高铁驾驶的整个过程,减少在教学培训中误操作带来的损害,还能使人们了解高铁的驾驶相关背景知识,更好地利用高铁交通工具便利出行,达到培训教学目的,使用机动灵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铁驾驶模拟系统,包括模拟控制仓,该模拟控制仓内设有驾驶台,所述驾驶台设有交互控制模块,该交互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并处理各传感器信号以及模拟控制列车的行驶状态,驾驶台内设有主计算机、副计算机以及连接在主计算机和副计算机之间的交换机,该交互控制模块与主计算机相连接,该主计算机用于接收并处理电气控制信号以及传输音像信号,该主计算机连接有第一显示模块与音频设备,该第一显示模块用于虚拟高铁行驶状态的前方三维视景,该副计算机连接有第二显示模块,该第二显示模块用于虚拟高铁行驶状态的侧面三维视景,该交换机连接有远程计算机,该远程计算机用于为主计算机和副计算机提供列车相应行驶状态的影音数据信号。
所述交互控制模块包括控制面板和电控箱,控制面板设于驾驶台上,该控制面板包括推杆组、按钮组、指示灯以及设于驾驶台下方的警示踏板,电控箱设于驾驶台内,该电控箱中设有控制器、推杆模拟量传感器以及制动模拟量传感器,该控制器与主计算机相连接,该控制器用于采集数据以及向主计算机传送收集到的数据,该推杆模拟量传感器用于采集和传输推杆组的操作信号,该制动模拟量传感器用于采集和传输制动控制信号。
所述交互控制模块之推杆组包括一牵引推杆和一制动推杆,该牵引推杆用于模拟控制列车加速状态,该制动推杆用于模拟控制列车减速状态,该牵引推杆、制动推杆一同与推杆模拟量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交互控制模块之控制按钮包括有制动按钮、按钮开关器以及继电器开关,该制动按钮用于模拟驾驶员遇到意外情况时能紧急刹车制动,该制动按钮与制动模拟量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显示模块包含有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和第三显示器,该第一显示器设于驾驶台上的正前方,该第二显示器和第三显示器设于第一显示器两边且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显示模块包含有第四显示器和第五显示器,该第四显示器和第五显示器顺序设于模拟控制仓的其中一内侧面。
所述模拟控制仓为一模拟的高铁驾驶仓外形的壳体结构,该模拟控制仓内的驾驶台前设有一座位,该座位用于使用者乘坐,该驾驶台顶面还设有照明设备,该照明设备用于为模拟驾驶仓内照明,所述远程计算机外设于模拟控制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雷神仿真控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雷神仿真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2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乐谱架
- 下一篇:基于3G交互式移动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