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1151.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王泽仁;林玉良;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25500 四川省雅安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技术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增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生物增氧、机械增氧等几种方式。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生物增氧是指在宜栽植水草的养殖塘口(如青虾、河蟹、鱼类等)种植适量的水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机械增氧主要是通过渔业机械向养殖水体中提供含量高的水体或通过水体与空气有效接触向水体不断补充氧气的方式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有水泵、增氧机和微孔管道增氧等形式,微孔管道增氧是目前推广较广的增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罗茨鼓风机将富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微孔管,微管的管壁微孔便在水体上下左右均匀释放气体,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
但是化学增氧的缺点是使用量大,用工多,成本较高,只能用于抢救鱼浮头时使用,在鱼苗培育的塘口不宜使用,容易导致鱼苗出现气泡病的发生,并且使用过多还容易造成对鱼虾蟹的危害;生物增氧容易出现水草疯长,影响池塘的透明度,水草腐烂上浮,造成池水恶化;机械增氧的增氧效率较低,单位时间内对水中溶解氧的提升较低,空气利用率低,很难缓解已经浮头池塘的溶解氧,输气管道破损后很难发现,易造成事故,池塘中的曝气设施对鱼的活动有一定影响,鱼容易受伤,不能使水中溶解氧达到过饱和,限制了单位水体的增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水体增氧技术及其装置,解决目前技术中水体增氧增氧效率低,溶解氧含量低无法达到饱和状态,安全性低,容易造成事故,容易对鱼虾蟹造成危害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包括增氧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罐设置有低氧水体入口、高氧水体出口和氧气入口,低氧水体入口处通过水泵连接至养殖池,水泵抽送养殖池中的水体至增氧罐内,氧气入口连接有纯氧源,氧气从氧气入口进入至增氧罐内与水泵抽送的水体在高压环境内充分混合,混合氧气后的高氧水体从高氧水体出口排放回养殖池内。本发明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将低氧水体和纯氧气在增氧罐的高压密封环境内进行氧气水溶解,使得水中的溶解氧达到超饱和,高氧水体再排放至养殖池内,从而有效提高养殖池内的含氧量。本发明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增氧效率高,使用安全性高,直接将富含溶解氧的水体排放至养殖池内,不会产生过大的冲击,从而保护鱼虾蟹避免其受到伤害,高氧水体可以与养殖池内的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养殖池的增氧均匀度,高氧水体中富含的溶解氧在与养殖池内的水混合时也不会溢出成气态氧,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养殖池含氧量,在养殖池内也不会有噪音巨大的机器运转声,使得鱼虾蟹可以良好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纯氧源包括液氧罐和汽化器,液氧罐内液态纯氧输送至汽化器中转化为气态纯氧后输送至增氧罐的氧气入口,液氧罐存氧量大,使用方便,利用汽化器可以方便的将液态氧转化成气态氧,最终再将气态氧与水体充分混合,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化器采用空温式汽化器或强制通风式汽化器,空温式汽化器一般是用带翅片的铝管制作的,当“冰冷”的液态气体流入汽化器时,汽化器周围的空气跟翅片铝管内的冰冷液态气体产生热交换,温度降低。从而造成空气的流动,有新的“相对较热”的空气涌到汽化器周围继续发生新的热交换;强制通风式汽化器是基于空温式汽化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里面加装了通风装置,让热交换过程中变冷的空气迅速离开汽化器周围,从而达到高效汽化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泵与低氧水体入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避免低氧水体回流,保证增氧罐内的压力,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纯氧源与氧气入口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避免氧气回流,保证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氧水体出口连接PPR管道伸入到养殖池底部,并且PPR管道遍布整个养殖池底部,PPR管道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孔洞,利用遍布整个养殖池底部PPR管道提高增氧区域面积,避免传统增氧方式的单点增氧使得养殖池内水体溶解氧含量不均,确保养殖池每个区域的水体都具有较好的溶解氧含量,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鱼虾蟹的产量。
基于水体增氧装置的水体增氧技术,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
A纯液氧汽化;
B输送低氧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未经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1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全自动均匀投饵船
- 下一篇:一种蟹苗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