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5345.0 | 申请日: | 201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臧进;刘怀远;杨海泉;刘洋;李亚;周亚伟;陈金龙;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6 | 分类号: | B65D19/26;B65D1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车轮 承接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车轮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承受着车辆的垂直负荷、横向力、驱动(制动)扭矩和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力,它是高速回转运动的零件、要求尺寸精度高、不平衡度小、支撑轮胎的轮辋外形准确、质量轻,并有一定的刚度、弹性和耐疲劳性。因此要求车轮具有足够的负载能力及速度能力、良好的缓冲性和气密性、良好的均匀性和质量平衡性、精美的外观和装饰性、尺寸精度高、质量小、价格低、拆装方便、互换性好等。车轮材料的选用,车轮结构和制造工艺与上述要求密切相关,是决定车轮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
和钢制车轮相比,铝合金车轮具有以下优点:美观、舒适和节能;非载荷质量小,从而提高了抓地性表现出更为精确的转向动作和更好的转弯性能;惯性小,改善了加速性和制动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大幅度降低了由高热导致的制动失灵。
除此之外,铝合金车轮还有耐腐蚀、成形性好、减震性能好、轮胎寿命长、尺寸精确、平衡好、加工精准、材料利用率高等显著优点,符合现代汽车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要求。这对降低汽车自重、减少油耗、减轻环境污染与改善操作性能等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铝合金已成为汽车车轮的首选材料。
铝合金车轮在制造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当车轮脱模后,其温度仍然较高,现有的生产过程中此时的车轮在脱出后将直接跌落在输送托板上,托板上未设置缓冲件,车轮容易因碰撞发生变形,而一般的缓冲材料则无法承受车轮的高温,致使车轮在此生产环节的缓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包括:外托盘和缓冲垫;其中,外托盘为盘状结构,且中心位置镂空,外托盘的上表面设置环状凹槽,缓冲垫设置在环状凹槽中;缓冲垫包括外包覆层和内芯;内芯由膨体丝带呈螺旋状紧密缠绕而成,内芯的中心位置中空;外包覆层紧密缠绕包覆在内芯的外部,外包覆层为金属丝网。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缓冲垫的高度大于外托盘上部凹槽的深度。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设置在托板上,车轮加工完之后对应落在承接托盘上,膨体丝带组成的缓冲垫内芯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能力,外包覆层使内芯的缠绕结构保持完整,通过在托板上加设承接托盘能够防止铝合金车轮因跌落碰撞发生变形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中外托盘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中缓冲垫内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包括:外托盘1和缓冲垫2;其中,外托盘为盘状结构,且中心位置镂空,外托盘的上表面设置环状凹槽3,缓冲垫设置在环状凹槽中;缓冲垫包括外包覆层4和内芯5;内芯由膨体丝带呈螺旋状紧密缠绕而成,内芯的中心位置中空;外包覆层紧密缠绕包覆在内芯的外部,外包覆层为金属丝网。
缓冲垫的高度大于外托盘上部凹槽的深度,使缓冲垫从凹槽中露出一段,从而能更好的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发明的铝合金车轮的承接托盘设置在托板上,车轮加工完之后对应落在承接托盘上,膨体丝带组成的缓冲垫内芯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能力,外包覆层使内芯的缠绕结构保持完整,通过在托板上加设承接托盘能够防止铝合金车轮因跌落碰撞发生变形和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5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