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吸式大量程固体颗粒混合液流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4676.2 | 申请日: | 201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大鹏;徐新生;冯荣华;姜红;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5/00 | 分类号: | G01F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吸式大 量程 固体 颗粒 混合液 流量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量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吸式大量程固体颗粒混合液流量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流量变化大且含有泥沙或其他固体颗粒的流体的流量。
背景技术
流体中含有泥沙或者其他固体颗粒的自动测量是目前测量问题的难点。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测量介质是固体颗粒且流量变化大的流体的流量,例如江河湖海或者渠道中泥浆污水的流量。这些流体流量变化很大,水压低,水头低且含有杂质。由于一般的接触式流量计要求所测流体不能含有大量固体颗粒或者其他一些杂质否则会造成测量管道堵塞,因而该种类流量计不能用于上述情况。而一些非接触式流量计,比如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可通过固体颗粒混合液的流体。但是由非接触式流量计计量原理可知,所测流体在充满管道时测量才有效,因此不适用于流量变化大的水文观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式大量程固体颗粒混合液流量测量装置,该流量测量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可测量流量变化大且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流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吸式大量程固体颗粒混合液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进水切换分配机构和左、右盛水槽,所述左、右盛水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水口,两出水口与一三通排水管的两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切换分配机构包括一倒Y形进水分配管和可被磁力吸引的两开关球,所述倒Y形进水分配管由进水管和与之相连通的两分水管构成,两分水管分别伸入所述左、右盛水槽内并位于所述出水口正上方,所述分水管前端部均设有电磁铁,所述开关球位于所述分水管与所述出水口之间且其尺寸与所述分水管管口和所述出水口相适应,以在所述电磁铁通、断电时,切换封住所述分水管管口和所述出水口;所述左、右盛水槽内均设有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铁的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以在所述左盛水槽或右盛水槽内水位达到设定高度并触发所述水位开关时,发出控制命令使所述左盛水槽或右盛水槽内的电磁铁通电并吸住所述开关球,以封住所述分水管管口,同时使所述右盛水槽或左盛水槽内的电磁铁断电并放开所述开关球,以封住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排水管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测量通过流体所含固体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盛水槽上设有上盖,所述倒Y形进水分配管的进水管穿出所述上盖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倒Y形进水分配管经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左、右盛水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管管口和所述出水口上均安装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开关球可靠封住所述分水管管口和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球均是密度大于水的不锈钢空心球,且可被通电的所述电磁铁磁力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流通面积不大于所述出水口和三通排水管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上电性连接有输入输出接口、存储记忆卡、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可靠,可进行各种流体流量的测量,在野外工作时可增加计量精确度,测量不受流体温度、颗粒度、密度、压力、粘度、电导率等变化的影响,特别适用于流量变化大且含有固体颗粒较多的流体的流量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
图3为图2去除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11-人机界面,12-进水管,13-控制箱,21-左盛水槽,22-右盛水槽,3-倒Y形进水分配管,31-左分水管管口,32-右分水管管口,41-左开关球,42-右开关球,51-左出水口,52-右出水口,61-左水位开关,62-右水位开关,71-左电磁铁,72-右电磁铁,8-支撑架,9-Y形三通排水管,10-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4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