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基蓝藻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4261.5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章云;张娃妮;张贝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C02F1/28;C02F1/6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蓝藻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壳基蓝藻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尤其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加重,导致蓝藻水华在水体中频繁暴发,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经济生产和人民健康的威胁十分严重。
目前,对蓝藻的防控措施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法等。物理方法常见换注新水、挖底泥等,但这种方法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果比较短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水华问题。使用硫酸铜等化学制剂可以起到一定的除藻效果,但频繁使用化学制剂等容易破坏养殖水体中生态系统种群结构,且对环境具有毒性。生物方法主要有微生物防治和食物链控制等,这种方法但是见效较慢,不易在水体中建立动态生态平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壳基蓝藻处理剂,用量少、除藻速度快,能抑藻杀菌,经济性高,环境相容性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稻壳基蓝藻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稻壳40-50,凹凸棒土5-10,玉米淀粉3-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3-0.5,聚天冬氨酸0.05-0.1,草酸0.1-0.2,单宁酸0.1-0.2,氯化钠0.3-0.5,碳酸钙1-2,改性助剂10-15;
其中改性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壳聚糖2-4,明胶1-2,柠檬酸1-2,羟丙基-β-环糊精1-2,麦芽糊精3-5,十二烷基葡萄糖苷0.5-1,水40-50;
改性助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柠檬酸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加入水中,60-80℃、400-600r/min搅拌0.5-1h后加入壳聚糖和明胶,同样条件下搅拌4-8h,最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40-60℃、400-600r/min搅拌1-2h,即得。
一种稻壳基蓝藻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原料,将稻壳清洗干净后与凹凸棒土混合,按固液重量比1:5-1:4加入6-8%的醋酸溶液50-60℃搅拌4-8h,过滤并洗涤至中性,将滤饼干燥,500-600℃煅烧6-8h,冷却后研磨均匀,得A组分;
(2)将聚天冬氨酸、草酸和单宁酸与改性助剂混合后50-60℃、400-600r/min搅拌20-30min,得B组分;
(3)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先60-80℃、800-1000r/min搅拌2-4h,再研磨0.5-1h,80-90℃干燥后加入其余原料再次研磨均匀,分装后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
1. 本发明采用稻壳、凹凸棒土、壳聚糖和明胶等作为原料制备蓝藻处理剂,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利用电中和与吸附架桥相结合,有效吸附和去除水体中的蓝藻,杀菌除藻效果好,除藻速度快,且具有一定的除重金属作用,实用性强;
2. 产品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经济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环保无公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非限定实施例如下:
一种稻壳基蓝藻处理剂,由下列重量(kg)的组分原料制备而成:
稻壳45,凹凸棒土8,玉米淀粉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4,聚天冬氨酸0.08,草酸0.15,单宁酸0.15,氯化钠0.4,碳酸钙1.5,改性助剂12;
其中,改性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壳聚糖3,明胶1.5,柠檬酸1.5,羟丙基-β-环糊精1.5,麦芽糊精4,十二烷基葡萄糖苷0.8,水45;
改性助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柠檬酸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加入水中,80℃、400r/min搅拌0.5h后加入壳聚糖和明胶,同样条件下搅拌6h,最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40℃、600r/min搅拌1h,即得。
稻壳基蓝藻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原料,将稻壳清洗干净后与凹凸棒土混合,按固液重量比1:5加入8%的醋酸溶液60℃搅拌4h,过滤并洗涤至中性,将滤饼干燥,600℃煅烧6h,冷却后研磨均匀,得A组分;
(2)将聚天冬氨酸、草酸和单宁酸与改性助剂混合后60℃、600r/min搅拌20min,得B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4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
- 下一篇:高负荷软水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