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调节装置及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96640.8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劲业;蔡卓林;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调节 装置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电倾角控制调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调节装置及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电磁能量转换装置,其基本功能是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常用的天线正面为辐射面,背面为支架安装面,因此一般天线的所有对外接口均布置在天线下端面的位置,以满足布局及用户的设计要求。
天线的对外接口一般主要包括多个用于调节天线电倾角的倾角调节接口,通过调节天线电倾角即可控制天线覆盖范围;目前,一般在每个倾角调节接口外设置螺母,在天线内部通过螺杆一端与该螺母连接,另一端经天线内部的传动部件与移相器的负载连接,通过手动旋转螺母,使螺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移相器的负载运动,实现移相器负载的电倾角调节。
由于未来天线的发展趋势是多频段、集成化,对于多频的天线,其内部需要独立调节电倾角的移相器负载数量较多,因此,需要在天线下端面需要布置多个电倾角调节接口分别与各个移相器负载对应连接。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每个需要独立调节电倾角的移相器负载,就需要在天线下端面设计一个独立的电倾角调节接口,如此大量的电倾角调节接口将导致天线下端面的空间不足,从而无法对电倾角调节接口布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天线下端面没有足够空间布局各电倾角调节接口,对多个移相器负载电倾角进行调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调节装置及天线。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载调节装置,所述负载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从动件、多个第二从动件和第二驱动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从动件接触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从动件沿所述第一从动件外周设置,每个所述第二从动件与一个负载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实现所述第一从动件公转,使所述第一从动件依次与每个所述第二从动件交替接触;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从动件接触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实现自转,所述第一从动件带动相接触的所述第二从动件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从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为第一驱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
所述第一从动件包括:大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周缘轴连接的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小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动所述大齿轮转动,带动所述小齿轮实现公转,使所述小齿轮依次与每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交替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驱动所述小齿轮实现自转,所述小齿轮带动相啮合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转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负载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均包括一个旋转手轮,两个旋转手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有穿孔的支撑板、凸柱、弹簧、限位件,所述旋转手轮、所述支撑板、所述凸柱、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顺次设置,
所述支撑板、所述限位件均固定设置,所述穿孔内壁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凸柱一端设置有多个凸棱,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连接,每个凸棱的一端为锥形,多个所述凸棱的锥形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凸棱穿过所述穿孔并与所述旋转手轮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凸柱上,且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凸柱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均为旋转手轮,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推拉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杆,所述推拉杆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连续的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垂直且互相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驱动件顺次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6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