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4839.9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勤;任明利;邓勇;郭增辉;朱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泰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罗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配电 智能 充电站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普遍的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由AC/DC充电机将交流电转化为与电池参数匹配的直流电,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如图1所示,现有的充电系统中AC/DC充电机的交流侧直接与电网的三相电源11连接,分别在充电站站端后台监控系统12的控制下,将电网交流电整流为符合电池规格的直流电通过电池箱15,其中充电机14与充电站站端后台监控系统的12的通信通过通信母线13进行,电池箱15根据不同电池的规格设置。
现有的这种充电系统存在如下的缺点:
1、充电机能实现交流转换为直流的充电功能,不能做到电池电能和电网电能的双向转换;
2、AC/DC充电机分布运行,整体运行效率低,站端后台与充电机单独通信,不便于优化控制;
3、分箱式直流输出电压等级低,输出电流大,造成导线截面过大,增加了导线成本;
4、AC/DC充电机体积较大,与电池箱分开布置,增大了占地面积,特别是当出现充电机与电池箱的距离较长时,线路压降明显增加,充电机输出性能将受到大的影响,线损大大增加;
5、大量的大线径电缆敷设工作量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针对现有技术的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多个AC/DC充电机分布运行集成度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AC/DC充电机分布运行集成度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
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包括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直流母线、多个直流变换充电模块、电池箱,其中,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的交流侧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
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
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将直流母线上的直流电能转换为符合电池规格的充电电能;
所述电池箱,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直流变换充电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符合电池规格的充电电能提供给电池。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所述直流变换充电模块,还用于将电池储存的电能提供到所述直流母线上;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直流母线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向交流电源反馈所述交流电能。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包括多个互相并联的电能转换模块。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还包括:负载调度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和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充电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和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充电模块的工作状态数据,并向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和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充电模块发送控制命令。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还包括:交流配电柜,连接在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还包括:变压器,连接在所述交流电源和所述交流配电柜之间,用于将交流电源的电压变换为符合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交流侧要求的电压。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还包括:新能源接入装置,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向所述直流母线提供来自光伏电池的电能。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充电模块的额定充电电压不同,分别与对应电压的电池箱分别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充电模块和电池箱集中布置在一体化充电柜内。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交直流配电智能充电站的充电系统中,所述集中式电能转换装置的直流侧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8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泰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泰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4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