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作用平衡进气阀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0755.1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兵;陈勇;邓谦;周振华;高林胜;査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电振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深圳振华亚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唐斌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平衡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压缩机进气阀。
背景技术
进气阀在气体压缩机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压缩机起动过程中不打开阀板,仅通过阀体上的进气单向阀进入少量的气体,建立润滑油所需的压力。二是当用气量减少时,通过反比例容调对阀板开启量进行调节,使实际容积流量与实际用气量平衡。
目前的气体压缩机同类型进气阀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压缩机起动时将吸气腔气体吸入压缩并排出压缩机、此时,吸气腔内的气压P2下降。随着起动过程的进行和压缩机转速的升高,吸气腔内的气压越来越低。因此进气腔压力P1与吸气腔压力P2产生压差△P(P1- P2)作用在阀板上的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平衡腔的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也越来越大,两个力大小相差小,方向相反。
为了防止压缩机频繁的加载、卸载,采用反比例容调。具体实施时,由于反比例容调阀的容调曲线如图2所示,压缩机一加载就会有部分气体参与容调而泄露掉,这对节能影响较大,这也是用户不希望看到的。另外目前使用的进气阀阀板受力不能完全平衡,如图4图5所示,由于和阀板配合的阀体内壁一个平面,当阀板两侧产生气体压力时,在配合面处的压强就会有有斜率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效果显著双作用的完全平衡式进气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作用平衡进气阀,包括阀体、阀板和活塞,阀体内安装有平衡腔,平衡腔连接安装双作用腔,双作用腔上端连接容调阀,下端连接气控通道,活塞安装在双作用腔中;活塞通过连杆连接平衡活塞,平衡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阀板,阀板和阀体的进气腔配合。
阀体内壁和阀板的配合处有向内回扼的倾角。
倾角的角度优选为2-5°。
容调阀为正比例容调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正比例容调阀的容调曲线如图7所示,压缩机刚加载时正比例容调阀不会泄露,因为这时压力较低,达到接近设定容调设计压力时,这时正比例阀开始动作,双作用腔f内压力逐渐升高,才有气体参与容调而泄露掉,这也是用户乐于接受的,节能效果显著。
由采用双作用腔,本发明所述正比例容调阀、双作用腔、管道组成的控制管路。在压缩机运转时,由于平衡腔的作用,进气阀始终打不开,随着空压机的运转,高压气体排出压缩机主机,进入到油气分离器,随着(图7)所示气控口c压力越来越高,进气阀打开,压缩机进行加载运行,压力快速上升,达到正比例容调阀设定点,容调阀泄放口d处和容调口f同时有高压气体排出与进入,容调开始,阀逐渐关闭。这样减少了图1所示采用反比例容调时泄露时间,节能效果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图8所示阀板受力完全平衡,避免了图3所示的受力不完全平衡的状况,结构更加合理可靠。
只需在系统上做小量更改,即可实现图5、图1所示的两种控制方式的转换,方便旧系统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进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比例容调曲线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阀板受力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方法图;
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正比例容调曲线图;
图8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阀板受力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阀体2内安装有平衡腔e,平衡腔e左侧连接安装有双作用腔10,双作用腔10左端通过容调口f和容调阀8连接,右端底部连接气控通道11,气控通道11位于双作用腔10侧面,通过气控口c和管道连接,容调阀8也和管道连接。双作用腔10中安装有活塞9,活塞9一端和连杆连接,连杆穿过密封结构伸入到平衡腔e连接平衡活塞12,平衡活塞12和平衡腔e的配合面中安装有密封圈1。双作用腔10和平衡活塞12之间设有主弹簧7,主弹簧7套在连杆外。平衡活塞12通过活塞杆4连接阀板3,阀板3和阀体2的进气腔a配合。平衡活塞12和阀板3之间设有小弹簧6。阀体2进气口附近安装有进气单向阀5。容调阀8为正比例容调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电振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深圳振华亚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电振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深圳振华亚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0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偿膜盒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前置冷却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