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下安装的轨道车辆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3312.1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昌;周新喜;臧兴旺;夏建军;李鹏;王晶凯;高乐乐;游进;袁博;梁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轨道 车辆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特别涉及一种车下安装的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属于轨道车辆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空调机组安装方式主要分为车顶安装和车下安装两种,空调安装在车下有利于降低车辆重心,车辆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相对较好。空调安装在车顶时,距离轨道面较高(约3.3m),冷凝进风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而大气温度在高温季节时最高不超过45℃,高温季节空调冷凝效果相对较好,可以输出较大的制冷量,制冷能力可以保证。但空调安装在车下后,不但会受至车下设备安装空间的限制,而且空调距离轨道面较低(约0.5m),在高温季节,由于地表辐射热及设备舱内设备散热影响,空调冷凝风温度较大气温度高约10℃,冷凝温度最高可达55℃,导致空调在高温季节由于冷凝效果差,空调制冷能力不能完全发挥,制冷效果差,车内温度偏高。
现有的车下安装的空调机组,如专利号为200820133582.0的中国专利“高速铁路车辆空调装置”中所公开的,空调机组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分成室内侧和室外侧,室外侧内安装冷凝器、压缩机及冷凝风机,其中,两台冷凝风机安装在壳体内的一侧,在壳体的侧壁上开有冷凝进风口,在壳体内的另一侧设置冷凝器,与冷凝器对应的壳体侧壁上开有冷凝出风口,空调冷凝进出风方向为从一侧裙板及设备舱内吸入空气,吸收冷凝器的热量后从另一侧裙板排出。此种结构的空调机组,由于受车下设备舱内设备布置的影响,空调安装后的冷凝风量较设计值偏小,单侧进单侧出冷凝效果差,冷凝风量不能满足空调在高温制冷季节的要求,车内乘坐舒适性受到一定影响。而且,现有的单元式空调机组为沿车体长度方向安装布置,空调机组的两侧与裙板之间要留出空间以供气体流通,占用了较大的车下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增大冷凝进风量,提高空调机组高温环境下制冷效率的车下安装的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下安装的轨道车辆空调机组,为单元式空调机组,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在所述室外侧安装冷凝器、冷凝风机及压缩机,在所述壳体对应设备舱两侧裙板进风口的两个侧壁上开设冷凝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开设冷凝出风口,所述冷凝风机靠近底壁的冷凝出风口位置设置,所述冷凝器为两个,分别靠近两侧的所述冷凝进风口设置。
进一步,所述壳体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延长,所述壳体的两侧侧壁紧靠两侧裙板的进风口处设置。
进一步,所述压缩机为两台,分别安装于两侧的冷凝器与相应的壳体侧壁之间的空间内。
进一步,所述冷凝风机为两个,沿车体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两个冷凝器之间。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两侧侧壁与裙板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由连接板围成的风道,将裙板进风口与冷凝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在所述裙板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过滤装置。
进一步,在所述冷凝进风口处设置第二过滤装置。
进一步,所述空调机组壳体的底壁作为设备舱的底板设置,所述壳体的底壁与周围的设备舱底板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垂直壳体的底壁放置,或向车体中心线方向倾斜放置。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下安装的轨道车辆空调机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冷凝器由一个增加为两个,将冷凝风机由侧面变更到底面,更改空调的冷凝进出风方向,将冷凝进风口设置在裙板两侧,将冷凝排风方向设置在空调机组底部,空调冷凝进风面积增加了1倍,从而增加空调冷凝风量,提升空调高温时的制冷效果,提高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运营时乘坐的舒适性。
(2)本发明从裙板两侧进风,加长了空调机组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与两侧裙板配合,使空调机组在车长方向变短,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不但可以保证进风量,还可以大幅节省车下空间。
(3)本发明将冷凝出风口开在空调机组底部,向下排风,可以避免空调机组的冷凝风排向设备舱内而使设备舱温度升高,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冷凝进出风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设备舱1,壳体2,室内侧3,室外侧4,蒸发器5,蒸发风机6,冷凝器7,冷凝风机8,压缩机9,送风口10,回风口11,冷凝进风口12,冷凝出风口13,裙板14,进风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3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