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地表地震动模拟的网格分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9967.1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栾宇;鲍文博;黄志强;金生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楠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震动 模拟 网格 分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波动理论和地震学领域,主要涉及近地表地震动的数值模拟,特别是针对地表土层和基岩剪切波速差异较大的地质情况。
背景技术
地表以下几十米至几千米深度范围内,通常存在着多个低波速的土(岩)层。研究表明,地表附近的低波速土层会很大程度影响地震动的幅值和频谱特性。近地表多为低剪切波速土(岩)层,数值模拟技术要求离散网格的允许最大空间步长满足数值方法频散特性,即对于同一频率的地震波,介质的剪切波速越低,则离散网格的空间步长越小。以上因素造成了目前的数值模拟方法需在整个计算区域内,将高波速介质的空间步长按照低波速介质的空间步长进行离散,因此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所需内存并降低计算速度。
鉴于上述问题,一些研究者用一种“非连续网格(Discontinuous Grids)”技术,实现了针对不同波速采用不同步长网格模拟地震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播。Jastram等先后提出了分别模拟声波和弹性波的变网格步长算法,该方法在x方向使用傅立叶变换法或有限差分法,在z方向使用高阶有限差分法,时间积分采用快速展开法(REM)。Robertsson和Holliger基于有限差分法,使用细网格离散起伏表面附近的低波速介质,实现了对复杂场地条件地震动的高效率模拟。Aoi和Fujiwara基于有限差分法,以一个粗网格匹配奇数个细网格,将非连续网格扩展到处理三维问题。Hayashi等将有限差分法的非连续网格技术用于处理粘弹性介质的复杂场地条件问题。Tessmer,Kang和Baag在非连续网格技术的基础上,用不同时间步长匹配不同步长的网格,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以上工作均在不同程度上节约了计算成本,但对于网格形状要求较高,即需用矩形网格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对于处理起伏地表或内部不规则几何边界问题存在局限性。
地震动模拟过程通常需建立很大的计算模型,因此实际操作中要划分大量的计算网格,降低网格数量是降低计算成本的主要手段。根据近地表附近地球介质的不同,用不同尺寸的网格进行离散,可降低网格数量,进一步降低计算成本,具有可观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地表地震动模拟的网格分级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数值模拟的计算成本,节省计算机内存和提高计算效率。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近地表地震动模拟的网格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建立被研究块体:
将地球介质按照数值模拟要求分成区域I和区域II,区域I由不规则细网格组成,区域II由不规则粗网格组成;区域I内的被研究块体为m-n-o-p-q-r-s-t-m,区域II内的被研究块体为1-2-3-4-a-5-6-7-1;区域I和区域II连接处的被研究块体a-b-c-d-e-f-g-h-i-j-k-l-a,是通过连接粗网格、细网格内线段构成;辅助计算网格是虚线形成的四边形网格;
(2)建立被研究块体的动力平衡方程:
被研究块体a-b-c-d-e-f-g-h-i-j-k-l-a的动力平衡方程为:
式中:ρ为被研究块体的密度;
üx和üz分别为被研究块体沿x轴和z轴方向的加速度;
σxx、σzz和σxz是被研究块体围线上的应力分量;
将式(1)和式(2)进一步改写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9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