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3501.0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哲;陈立承;曾詠超;阙鑫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田景宜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处理 方法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影像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将视差效果套用至静态相片上的影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者逐渐习惯以摄影方式来记录日常生活,且可以方便地透过装置上的数字相簿来回顾先前拍摄的相片。在相片拍摄后,部分使用者会对相片进行一些后制处理,例如滤镜、变形或是各种影像参数转换。然而,上述后制处理效果均受限于原始相片的内容。使用者只能在相片原始拍摄的角度下观察相片中前景物件与背景场景。
一般来说,相较于静态相片,动画或影片对使用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因为使用者可以在动画或影片中观察到物件在场景中移动的情况。动画或影片通常会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因此部分使用者偏好拍摄相片而非录制影片。一般来说,由影片中透过截图来产生静态相片较为容易,但是若要基于静态相片来建立动画或影片则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及系统,用以基于一张静态相片建立一段视差影片。视差影片让使用者有机会由多个不同的虚拟视角来观察静态相片,藉此,在静态相片上套用2.5D或是类3D的效果。
本发明内容的一态样关于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用以由静态相片产生视差影片,该影像处理方法包含:进行影像分割,藉此将静态相片中的至少一前景物件由静态相片的影像背景中分离;填补影像背景的空白区域,空白区域对应被分离的前景物件于静态相片中所在位置;创建虚拟三维场景,虚拟三维场景由前景物件以及影像背景所组成;分析虚拟三维场景以决定摄影机路径;以及,藉由虚拟摄影机沿着摄影机路径观视虚拟三维场景,以产生视差影片。
本发明内容的另一态样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数据储存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数据储存模块用以储存静态相片。控制模块与数据储存模块耦接,控制模块包含分割单元、影像修补单元、场景模拟单元、场景分析单元以及影片产生单元。控制模块与该数据储存模块耦接。分割单元用以将静态相片中的至少一前景物件由静态相片的影像背景中分离。影像修补单元用以填补影像背景的空白区域,空白区域对应被分离的前景物件于静态相片中所在位置。场景模拟单元用以创建虚拟三维场景,虚拟三维场景由前景物件以及影像背景所组成。场景分析单元用以分析虚拟三维场景以决定摄影机路径。影片产生单元用以产生视差影片,视差影片藉由虚拟摄影机沿着摄影机路径观视虚拟三维场景而产生。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内容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文件的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根据本发明文件的一实施例中用以由静态相片产生视差影片的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A绘根据本发明文件的一实施例中图2中的影像处理方法所包含的进一步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3B绘示根据本发明文件的一实施例中图2的影像处理方法所包含的进一步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3C绘示根据本发明文件的一实施例中图2的影像处理方法所包含的进一步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4A绘示根据本发明文件的一操作范例中静态相片的例示图;
图4B绘示图4A中静态相片经过影像分割的分割结果的例示图;
图4C绘示操作范例中影像背景的例示图;
图4D绘示上述操作范例中虚拟三维场景的例示图;
图4E以及图4F绘示操作范例中虚拟摄影机在虚拟三维场景内相对移动的例示图;
图4G以及图4H绘示操作范例中影像修补区域的不同露出比例的例示图;以及
图5A至图5D绘示摄影机路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电子装置
120:控制模块
140:数据储存模块
121:分割单元
122:影像修补单元
123:场景模拟单元
124:场景分析单元
125:影片产生单元
160:相机模块
180:显示面板
200:影像处理方法
S210~S250:步骤
S221~S222:步骤
S241~S243:步骤
S243a~S243i: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3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视点三维成像系统的显示屏
- 下一篇:电能表无线抄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