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0277.1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泉;陈文单;唐湘波;王军;罗宇亮;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系统 及其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其中,液冷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系统(1)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系统(1)包括装配在其内的电池组(2)和电池管理系统(3);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电池系统(1)顺序串联的高压液体加热器(4)、电动三通阀(5)、液液热交换器(6)以及驱动泵(7);设置于所述电动三通阀(5)与所述驱动泵(7)之间的电池散热器(8);以及与所述液液热交换器(6)顺序串联的电动空调压缩机(9)、空调散热器(10)及电磁阀(11)。本发明改进了各温度控制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简单,简化了温度控制回路,降低了成本,同时能保障电池系统在低温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对节能与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传统燃油车的电动化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三电”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可分为自然冷却、风冷和液冷。相比自然冷却和风冷,液冷具有非常大的优点,一方面在于冷却或加热效率高,可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在适宜的较窄范围,另一方面可保证电池系统各电芯的温差小,延长电池寿命,同时无风冷导致的NVH问题。
现有的一种液冷电池系统,其电池加热是采用电池箱外冷却回路并联一个电加热水的装置,该电加热水的装置供电可由车载充电机和高压电池自身提供。其电池冷却是采用前舱散热器或空调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而其液冷温控常采用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采集的电池温度来制定相关的冷却策略,当电池温度高于阀值t1,则开启快冷,当电池温度低于t1,但高于t2,则开启慢冷,当电池温度低于t2,则关闭冷却,开启加热。这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1、回路复杂,在整车上不易布置,且成本高;
2、温控策略上,由于电池工作的工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如根据当前电池温度或电流来决定是否开启快冷,实际有可能大电流仅维持瞬间,此时电池温度有可能仅仅是瞬时升高,但接下来的工况是小电流,此时实际开启慢冷甚至关闭冷却,靠电池自然冷却也可满足要求,但如果根据所采集的当前温度来决定采用快冷方式,则是不节能的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系统结构简单,温度控制方便,节省能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包括:
电池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装配在其内的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与所述电池系统顺序串联的高压液体加热器、电动三通阀、液液热交换器以及驱动泵;
设置于所述电动三通阀与所述驱动泵之间的电池散热器;以及
与所述液液热交换器顺序串联的电动空调压缩机、空调散热器及电磁阀。
其中,所述电池系统上还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电池组分别与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相连。
其中,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高压液体加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出液口液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驱动泵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进液口液体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判断电池系统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
步骤S22,根据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所处温度范围,和/或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0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