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磷扩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8186.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凯;和江变;郭凯华;郭永强;孟德龙;宗灵仑;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日月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1/18 | 分类号: | C30B31/18;C30B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于宝庆;吴娅妮 |
地址: | 01011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冶金 多晶 太阳能电池 扩散 方法 | ||
1.一种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磷扩散方法,包括,
1)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进行第一恒温热处理;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硅片进行第二恒温热处理;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硅片进行氧化处理;
4)向步骤3)处理后的硅片通磷源进行磷扩散处理;
5)将经步骤4)处理后的硅片进行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的磷扩散处理包括第一扩散处理和第二扩散处理,所述第一扩散处理包括低温预沉积步骤和升温步骤,所述第二扩散处理包括a)低温沉积;b)升温推进;c)再沉积;d)高温推进;e)高温再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扩散处理包括:
于770~790℃,向所述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0000~21000sccm,氧气流量为200~35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300~450sccm,时间为60~150s;及
于790~810℃,向经上述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及氧气,大氮流量为20000~21000sccm,氧气流量为200~400sccm,时间为90~220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扩散处理包括:
a)于790~810℃,向经所述第一扩散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2000~24000sccm,氧气流量为600~100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900~1100sccm,时间为200~400s;
b)于810~830℃,向经步骤a)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大氮流量为20000~22000sccm,时间为200~400s;
c)于810~830℃,向经步骤b)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2000~24000sccm,氧气流量为700~110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900~1400sccm,时间为200~400s;
d)于830~850℃,向经步骤c)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大氮流量为20000~22000sccm,时间为200~400s;
e)于830~850℃,向经步骤d)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2000~24000sccm,氧气流量为700~110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900~1400sccm,时间为400~70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恒温热处理包括,于670~820℃,向所述硅片通大氮,大氮流量为19000~20000sccm,时间为200~40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恒温热处理包括,于770~820℃,向经所述第一恒温热处理的硅片通大氮,大氮流量为19000~20000sccm,时间为180~36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于770~820℃,向经第二恒温处理的硅片通大氮和干氧,大氮流量为19000~20000sccm,氧气流量为700~1200sccm,氧化时间为200~300s。
8.一种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磷扩散方法,包括,
1)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进行恒温热处理;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硅片进行氧化处理;
3)向步骤2)处理后的硅片通磷源进行磷扩散处理;
4)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硅片进行退火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3)的磷扩散处理包括第一扩散处理和第二扩散处理,所述第一扩散处理包括低温预沉积步骤和升温步骤;所述第二扩散处理包括a)低温沉积;b)升温推进;c)再沉积;d)高温推进;e)高温再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扩散处理包括:
于770~790℃,向所述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0000~21000sccm,氧气流量为200~35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300~450sccm,时间为60~150s;及
于790~810℃,向经上述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及氧气,大氮流量为20000~21000sccm,氧气流量为200~400sccm,时间为90~220s。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扩散处理包括:
a)于790~810℃,向经所述第一扩散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2000~24000sccm,氧气流量为600~100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900~1100sccm,时间为200~400s;
b)于810~830℃,向经步骤a)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大氮流量为20000~22000sccm,时间为200~400s;
c)于810~830℃,向经步骤b)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2000~24000sccm,氧气流量为700~110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900~1400sccm,时间为200~400s;
d)于830~850℃,向经步骤c)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大氮流量为20000~22000sccm,时间为200~400s;
e)于830~850℃,向经步骤d)处理后的硅片通大氮、氧气及携源小氮,大氮流量为22000~24000sccm,氧气流量为700~1100sccm,携源小氮流量为900~1400sccm,时间为400~7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日月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日月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1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联排快速冲压模具
- 下一篇:带有机械化上料装置的冲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