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06043.1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4328320A 公开(公告)日: 2015-02-04
发明(设计)人: 罗素琴;潘复生;汤爱涛;蒋斌;杜维唯;刘文君;程仁菊;董含武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22C23/06 分类号: C22C23/06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地址: 401123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强度 塑性 镁合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色金属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镁合金,特别涉及一种强度和塑性性能优异的镁合金。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具有密度小(1.74g/cm3),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减振性能优良,储量丰富、易于回收的优点,倍受材料工作者的关注,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绿色工程金属结构材料”,有望在汽车、电子、电器、航天航空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低强度是制约镁合金推广应用的关键。普通镁合金(目前商用高强镁合金材料Mg-Zn-Zr合金,其典型的合金牌号如ZK60,该合金抗拉强度只有340MPa)的绝对强度为100-350Mpa,远低于钢的1000Mpa和铝合金的600Mpa,严重影响镁合金的使用范围。为此,众多材料工作者纷纷展开研究以期获得抗拉强度超过400MPa、延伸率超过5%的镁合金材料;张丁非等人研制的高含锌量的镁-锌-锰系镁合金(申请号:200710078329.X)虽然具有较高的延伸率(≥10%),但抗拉强度仍然较低(≤360MPa);Y.Kawamura等在材料学报-第42卷第7期第1172~1176页上发表的文章“Rapidly solidified powder metallurgy Mg97Zn1Y2alloys with excellenttensile yield strength above600MPa”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快速冷却和粉末冶金(RS P/M)技术制备的Mg97Zn1Y2镁合金,该镁合金虽然强度高达610MPa,但是延伸率仍然不高(约为5%),且该合金的制备方法复杂,无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通过简单工艺即可获得的高强度高塑性新型镁合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一种高强度和高塑性镁合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按质量计由以下组分组成:Ni:3.0~4.5%;Y:4.0~5.0%;Zr:0.01~0.1%;不可避免杂质≤0.15%;其余为镁。

优选的,所述镁合金按质量计由以下组分组成:Ni:3.9~4.15%;Y:4.6~4.85%;Zr:0.02~0.06%;不可避免杂质≤0.15%;其余为镁。

进一步,所述镁合金按质量计由以下组分组成:Ni:4.03%;Y:4.74%:Zr:0.03%;不可避免杂质≤0.15%。

进一步,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中Al、Si、Cu、Fe单个含量≤0.04%,总量≤0.10%。

进一步,所述镁合金抗拉强度≥400MPa,延伸率≥5%。

进一步,所述镁合金屈服强度≥300MPa,延伸率≥7.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同时向镁基体中加入Y和Ni元素,在合金冶炼成型过程,Y、Ni与Mg形成Mg2Ni和Mg12YNi相。Mg12YNi相为长周期堆垛结构(LPSO),在挤压态合金中呈块状均匀分布于镁基体中,而Mg2Ni在挤压态合金中呈细小颗粒状弥散分布于镁基体中,这两种合金相通过第二相强化机理提高合金强度。Mg12YNi相在铸态合金中以长棒状形态分布于镁基体中,经过挤压处理,Mg12YNi相发生扭折,部分扭折角度甚至达到小于45°的程度(见图2),显示出极高的塑性,因此Mg12YNi相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对合金塑性的降低并不明显,使得本发明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本发明进一步向合金中加入适量的Zr元素,并通过控制冶炼、成型工艺使锆以单质形式弥散分布在基体中,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Y、Ni的含量超出本发明合金范围,Mg12YNi相逐渐减少至消失,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也随之降低。Al、Si、Cu、Fe杂质的含量过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影响合金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为实施例1、2所得合金的X-射线衍射谱;

图2是实施例2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金相照片;

图3是实施例2挤压态合金的微观组织金相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6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