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4636.4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7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良;于海峰;冉洪林;权志勇;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5/06 | 分类号: | B61K5/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 站内 轨道 电码 电动 脱轨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及工作方法,通过采用站内轨道信号变化逻辑控制的电动脱轨器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系统主机将无法准确判断作业股道是否具备上脱条件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确保铁路货场技检作业的安全,铁路系统全路推广应用了集控联锁脱轨器系统。现有的系统中采用车轮传感器拾取的计轴信息作为脱轨器上下脱的机控条件,人员协助控制的方式工作,当遇到调车机频繁驶入驶出作业股道时,或列车停留在车轮传感器上方时,或系统重新启动时系统主机将无法准确判断作业股道是否具备上脱条件,将为列检技检作业与列车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及工作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其组成包括:远端零速计轴传感器、电动脱轨器装置、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近端零速计轴传感器、轨边视频控制箱、远端主机,所述的远端零速计轴传感器、所述的电动脱轨器装置、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所述的近端零速计轴传感器分别与站内轨道连接。
所述的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所述的远端主机通过光缆与所述的轨边视频控制箱连接,所述的轨边视频控制箱通过电缆分别与所述的近端零速计轴传感器、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连接,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所述的电动脱轨器装置连接,所述的电动脱轨器装置通过电缆与所述的远端零速计轴传感器连接。
所述的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所述的远端零速计轴传感器、所述的电动脱轨器装置与所述的近端零速计轴传感器安装在同一所述的站内轨道内侧部,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安装于与所述的电动脱轨器装置所在的同一道铁路轨道下面,所述的轨边视频控制箱安装于所述的电动脱轨器装置所在的轨道与相邻铁路轨道中间,远端主机安装于机房内。
所述的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采用非接触感应测试轨道信号信息,将轨道信号变化逻辑传送到轨边控制箱与远端主机,所述的轨边视频控制箱上部安装有视频摄像头。
所述的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依据轨道信号状态判断出股道占用与空闲,当股道无机车车辆驶入时,轨道无短路电流,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将感应不到轨道信号信息,此时主机判断为股道空闲,当有机车车辆驶入时轨道形成短路电流,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将感应到轨道信号信息,依据轨道信号信息状态与变化逻辑可判断出列车与机车驶入、驶出站内股道的情况,而与调车频繁出入作业区、低速及暂停无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站内轨道信号变化逻辑控制的电动脱轨器系统,包括远端零速计轴传感器,脱轨器装置,轨边视频控制箱,近端零速计轴传感器,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远端主机组成的列检作业防护设备,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依据轨道信号状态判断出股道占用与空闲,依据轨道信号信息变化逻辑可判断出列车与机车驶入、驶出站内股道的情况,而与调车频繁出入作业区、低速及暂停无关。
本发明采用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非接触感应站内轨道信号变化逻辑,来分析判断列车与机车驶入、驶出站内股道及车列占用站内股道的情况,进而控制电动脱轨器装置执行上下脱动作。
本发明能有效准确的判断出列车与机车的驶入、驶出,在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外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运用站内轨道电码的电动脱轨器系统,其组成包括:远端零速计轴传感器3、电动脱轨器装置1、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2、近端零速计轴传感器4、轨边视频控制箱5、远端主机6,所述的远端零速计轴传感器、所述的电动脱轨器装置、所述的轨道信号信息传感器、所述的近端零速计轴传感器分别与站内轨道7连接。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4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