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提取茶籽油和茶皂素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4883.0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卢庆国;连运河;田洪;宋伟光;刘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10;C11B3/00;C07J63/00;C07H15/256;C07H1/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572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提取 茶籽油 皂素 工业化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提取茶籽油和茶皂素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常绿、长寿、果实含油率高的木本经济油料,也是和橄榄、油棕、椰子齐名的四大木本食用植物油源树种之一。众所周知,油茶果实(通常叫“油茶籽”)含有茶籽油约30%-40%和茶皂素约10-15%。茶籽油是一种优质保健食用植物油,其理化特性与脂肪酸组成都很接近“植物油皇后”橄榄油,而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茶皂素又称茶皂甙,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备多种表面活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湿润、乳化、发泡、去污、分散、稳泡等洗涤效果,还具有溶血杀虫、抗菌消炎等作用。
目前,茶籽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机械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水酶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水酶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因生产成本太高,不适合规模化生产,没有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从油茶籽中提取茶籽油的工业生产主要是采取机械压榨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配套生产的,机械压榨法生产过程温度过高导致茶籽油和茶皂素的主要营养成分遭到破坏,而有机溶剂法现有技术对油茶籽的加工工艺都是先提油后提茶皂素的工艺流程,其缺点在于乳化能力强的茶皂素的存在会增大茶籽油的提取难度、影响提取茶籽油的质量和得率,继而影响后期茶皂素提取的质量和得率,同时生产周期也较长,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提取茶籽油和茶皂素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油茶籽经低温软化后,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经低温膨化,采用醚和醇均相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得到均相混合溶剂提取物;所述均相混合溶剂提取物回收溶剂后,水洗、离心机分离得到醇相与醚相;所述醇相回收溶剂,经泡沫分离塔分离,真空干燥后得到成品茶皂素;所述醚相回收溶剂后,精制得茶籽油依次进行加碱液脱皂、脱色、脱臭、冬化处理后得成品茶籽油。
本发明一种同时提取茶籽油和茶皂素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油茶籽经低温软化后,通过粉碎机将仁和壳粉碎成5-8瓣颗粒,粉碎后的颗粒经过壳仁分离筛,实现壳和仁的有效分离;(2)分离后的油茶籽仁经低温膨化,送入浸提设备;(3)油茶籽仁经过醚和醇均相混合溶剂提取,得到含有茶籽油和茶皂素的均相混合溶剂提取物以及油茶籽粕;(4)均相混合溶剂提取物回收体积比15-20%的溶剂,然后通过水洗、离心机分离,得到重相—醇相和轻相—醚相;(5)醇相回收溶剂,然后进入泡沫分离塔,通过泡沫分离得到茶皂素浸膏,经真空干燥得到成品茶皂素;(6)醚相回收溶剂,与碱溶液混合进入脱皂离心机,实现茶籽油和皂角的有效分离,茶籽油经过脱色、脱臭、冬化处理得到成品茶籽油。
本发明所述醚和醇均相混合溶剂中的醚为乙醚、异丙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醚和醇均相混合溶剂中的醇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醚和醇均相混合溶剂中的醚溶剂占总体积的30-60%。
本发明所述油茶籽低温软化条件为:温度45-55℃,软化时间20-30min, 粉碎后的仁中含壳小于5wt%。
本发明所述均相混合溶剂提取物回收溶剂的条件为:通过薄膜蒸发器回收溶剂,温度为45-55℃,真空度为-0.07~-0.08Mpa;离心温度为45-50℃,加水体积为均相混合溶剂提取物体积的2-5%。
本发明所述低温膨化的温度为80-85℃。
本发明所述醚和醇均相混合溶剂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1-59℃,提取时间120-180min。
本发明所述醇相回收溶剂的条件为:通过薄膜蒸发器回收溶剂,温度为85-95℃,溶剂的回收量为醇相体积比的60-70%,回收溶剂后的醇相pH调整为6-7;所述泡沫分离塔控制气速流量为30-40m3/h。
本发明所述醚相回收溶剂条件为:通过短程蒸发器回收溶剂,温度为40-60℃,溶剂的回收量为醚相体积比的65-75%,所述碱液的浓度为124-166g/L,脱皂离心机的温度为58-62℃。
本发明所述油茶籽仁经经醚和醇均相混合溶剂提取后,油茶籽粕经65-80℃干燥脱溶得到的蛋白含量为30wt%以上。
本发明所述茶籽油经过脱色、脱臭、冬化处理得到成品茶籽油,该步骤具体操作工艺可参考油脂行业内的常规工艺,在此不做赘述。碱液的添加量根据毛油的酸价确定,根据碱炼时的理论加碱量公式“G=7.13×10-4×G油×AV” 计算得出(G:理论加碱量(kg);G油;油的重量(kg);AV;油的酸价(mg/g);此处的油是指醚相回收溶剂后剩余的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4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