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厢底架纵梁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4751.8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权 |
主分类号: | B62D33/00 | 分类号: | B62D3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厢 底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制造汽车车厢底架纵梁。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汽车车厢底架一般由纵梁2、封边横梁1、横梁3、倾翻座横梁和倾翻轴5焊接而成,其中纵梁2是整个底架承载车厢重量最大的主力梁,其长度通常在5.6米~9.6米之间,横截面尺寸设计要求为160mm×90mm×10mm(高×宽×厚),最高处距底面为200 mm,横截面的高宽比在1.8以上;目前,制造这种车厢底架纵梁的工艺一般是采用将两块钢板下料后通过折边机分别折弯“Z”形和“7”形,再互相对扣焊接而成,主焊缝为上下二道,如图2所示,这种制造工艺生产出的汽车车厢底架纵梁存在:1、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因为要下料二次再折弯成形,且焊接二道焊缝,操作人员时间也较长;2、经过二次折弯加二道焊缝工艺制造出的车厢底架纵梁,整体外观较差、纵梁直线度很难达到要求,因纵梁焊缝较长,焊接变形也难以避免;3、由于这种工艺生产的车厢底架纵梁需焊接二道焊缝,导致纵梁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厢底架纵梁,它可以解决目前汽车车厢底架纵梁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和纵梁强度不高、外观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汽车车厢底架纵梁,纵梁的截面形状为通过滚拉而成的长方形,该长方形的其中一长边高出所述长方形并向所述长方形截面外的水平方向伸出,与该长边高出端相邻的所述长方形短边其端头与该长边焊接固定。。
以上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纵梁的长方形截面的高宽比为1.5~2。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国内首创的滚拉成形工艺,改变了过去底架纵梁只能先制成二个折弯件再组焊成底架纵梁的工艺,制成的底架纵梁强度比现有工艺得到的纵梁强度提高20%;
2、采用本发明,可大大节省钢材用量,按每台卡车车厢使用二根6米长的底架纵梁计算,每台降低材料成本72公斤,按钢材3.5元/公斤计算,每台降低材料成本72×3.5=252元/台;并可减少焊缝12米,减少焊丝成本及焊工费用大约50元,每台车共节约成本300元;
3、采用本发明,焊缝长度大大减少,纵梁变形量大大减少,底架纵梁与自卸车底板下平板更加贴合,整个汽车车厢底架纵梁更加美观,外观质量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汽车车厢底架纵梁俯视图。
图2现有技术A-A处剖视图。
图3本发明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3所示的
这种汽车车厢底架纵梁,纵梁2的截面形状为通过滚拉工艺制成的长方形,该长方形截面的左侧长边高出长方形截面并向长方形截面外左边水平方向伸出,与该长边高出端相邻的长方形的短边其端头与该长边焊接固定,长方形截面的高宽比为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权,未经刘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4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