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蒜素在制备用于治疗人肝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3574.1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0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华;周晓明;王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清华;周晓明;王璐璐 |
主分类号: | A61K31/255 | 分类号: | A61K31/255;A61P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曹爱红 |
地址: | 83200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素 制备 用于 治疗 肝硬化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蒜素在制备用于治疗人肝硬化的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大蒜素(Diallyl trisulfide)又名大蒜新素,化学名为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是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大蒜作为一种天然药剂,在我国古代医药学记载中最早可见于《本草经集注》,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二十一世纪在天然食药物领域中的最伟大神奇发现之一”。大蒜素为百合科植物大蒜鳞茎中提取的特有的含硫化合物,为多种烯丙基有机硫化合物复合体。蒜氨酸是大蒜素的前体物质,以稳定无臭的形式存在于大蒜中。当大蒜里的蒜酶被激活后,催化蒜氨酸形成大蒜素,其为无色油状物,分子式为C6H10O2,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特有的有机含硫化合物(OSCs)。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蒜素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进行的多方面研究表明它具有杀菌、抗菌、抗肿瘤、降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护肝、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压、神经保护等药理学作用。
现代药物化学研究证明,大蒜内含有二烯丙基一硫化合物(DAS)、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DADS)、二烯丙基三硫化合物(DATS)等化合物。其中DATS含量最高,且性质最稳定。现研究表明二烯丙基三硫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药理学活性的合成物,具有抗菌、杀菌、抗氧化、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已经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等疾病。目前市面上的大蒜素药物有新疆特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蒜素肠溶片、新疆华世丹药业生产的大蒜素软胶囊、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蒜素胶囊、徐州莱恩药业生产的大蒜素针剂等。这些大蒜素药物其适应症大多为抗感染药,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菌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结核等。
但是目前,对于大蒜素在人肝硬化方面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鲜有报道,而且也没有相关临床数据证实其具有治疗人肝硬化活性的报道。肝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肝脏组织内80%的胶原成分均为HSC所产生,激活的HSC转化为肌成纤维母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导致肝脏ECM的合成与降解的失衡,促进肝硬化不断进展。
我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国,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3.5亿,我国约有1.3亿。西方国家以慢性丙型肝炎为主,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亦有所上升。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与精神生活的相对匮乏,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明显增多,并且与肝硬化关系密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率不断升高,同时所导致的肝硬化也逐渐引起重视。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了肝硬化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肝硬化发病率为17.1/10万,其并发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可达到50%~60%。在我国,肝硬化占内科住院人数的4.2%~4.3%,每年国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及财政支出,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肝硬化治疗的有效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蒜素在制备用于治疗人肝硬化的药物中的新用途。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大蒜素作为唯一有效成分在制备用于治疗人肝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其剂型可以为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但不限于片剂、胶囊或针剂。
经药理实验发现,大蒜素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株)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用MTT法测定大蒜素作用后的HSC-T6细胞增殖率,结果发现细胞增殖率随大蒜素浓度的增加不断下降,且与大蒜素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电镜和流式细胞学实验则发现大蒜素进一步诱导了星状细胞发生凋亡。因此大蒜素不仅可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影响其胶原形成,还可诱导其凋亡,从而阻断了肝硬化的主要形成进程。进一步动物实验证明,大蒜素可保护肝功能,抑制肝组织的炎症反应,降解肝硬化病灶中的胶原蛋白。经临床试验证实,大蒜素对人肝硬化的治疗改善了患者肝功能、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中胶原蛋白的含量,显示出了多重药理活性,初步推测其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抗肝硬化的机制。因此,其可用于制备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本发明为治疗人肝硬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药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清华;周晓明;王璐璐,未经刘清华;周晓明;王璐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3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