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锚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1344.1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张亮;张学伟;盛其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00 | 分类号: | B63B21/00;B63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锚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浅水水域船舶及其他海上浮式结构物的单点和多点锚泊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浮式结构物海上定位时需要采用动力定位装置或锚链系统。动力定位装置机构复杂,能耗大,维护和检修成本高,非高精度定位需求或廉价而方便的能源补给,一般不采用。锚链系统结构简单,无主动能量消耗,维护和检修方便、成本低,在进行一般精度要求的定位时经常被采用。但是,对于锚链系统,当海上风浪较大,抑或类似于带有大型转子的漂浮式潮流发电装置的锚泊定位时,锚链系统往往伴有较大的冲击载荷,或者伴有高频振荡现象,这对锚链系统的规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间接地提高了锚泊造价,也会对船舶等海上浮式结构物的浮态和运动造成不利影响,给船舶等海上浮式结构物的海上作业带来危害。特别是,对于浅水锚泊时,为了保证锚链系统具有较大的回复力,还要在锚链系统中分布式布置重块,以形成较大回复力,从而增大了施工技术难度,增加了施工周期,也间接地提高了锚泊造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于包括船舶在内的各种海上浮式结构物的锚泊定位的一种组合式锚链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组合式锚链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重力锚、底锚链、弹性索、上锚链,底锚链包括彼此相连且相互转换长度的躺链和下锚链,重力锚固定在躺链的端部,躺链平放置于海底,弹性索包括左连接盘、右连接盘、弹索,左连接盘和右连接盘的内侧均匀设置盘螺栓,每个弹索的两端均通过各自的连接头分别连接左连接盘和右连接盘上的盘螺栓,左连接盘和右连接盘的外侧均安装连接环,下锚链和上锚链分别连接其中一个连接环,上锚链通过连接器连接浮体。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躺链的初始长度为所在位置水深的3-4倍,下锚链的初始长度为下锚链初始度、弹性索初始长度以及上锚链初始长度总和的10/12,弹性索初始长度为下锚链初始度、弹性索初始长度以及上锚链初始长度总和的1/12,上锚链初始长度为下锚链初始度、弹性索初始长度以及上锚链初始长度总和的1/12,锚泊角取45~60°,下锚链、弹性索和上锚链在海底水平投影距离为躺链所在水深的1-2倍。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组合式锚链系统结构简单,可有效地降低浮体锚泊时锚链系统的冲击载荷和控制浮体的振荡响应,锚泊造价低,浮体运动控制好,可用于浅水船舶及其他海上浮式结构物的单点和多点系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弹性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盘布置示意图;
图4a为普通锚泊时的最大锚链张力曲线图,图4b为本发明锚泊时的最大锚链张力曲线图;
图5a为普通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a,图5b为普通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b,图5c为普通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c,图5d为普通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d,图5e为普通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e,图5f为普通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f,图5g为本发明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a,图5h为本发明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b,图5i为本发明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c,图5j为本发明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d,图5k为本发明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e,图5l为本发明锚泊时的潮流发电装置6自由度运动响应曲线图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5,本发明一种组合式锚链系统主要包括1个重力锚1、1根躺 链2、1根下锚链3、1个弹性索4、1根上锚链5和1个连接器6。
所述重力锚1一端锚于海底O点,另一端连接躺链2,为铸铁材料,表面为防腐涂层。
所述躺链2一端与重力锚1链接,一端与下锚链3的下端连接。躺链2和下锚链3会随着锚链系统的载荷变化相互改变长度。躺链2的初始长度a为水深H的3-4倍。
所述下锚链3用于限制弹性索4的运动。一端与躺链2连接,另一端与弹性索4连接。下锚链3会随着浮体受力的不同,改变自身长度,进而调节锚链系统的回复力,适应浮体受力变化。下锚链3的初始长度b1为下锚链3的初始度与弹性索4的初始长度和上锚链5的初始长度总和b的约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落水自救装置
- 下一篇:用于自行车的传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