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金属和有机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7664.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0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江波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F2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金属 有机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金属回收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含有有机物的废旧金属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太多的电子产品被淘汰成为了废品,例如大量的废弃线路板属于典型的电子废弃物,其中含有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塑料和多种金属,例如铁、铝和有经济价值的铜、锡、金、银贵金属等,普通的线路板中还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处理电路板即能减少电路板中的重金属对环境的伤害,又能回收其中的铜、贵金属、锡等,产生经济价值。因此,回收处理废旧电路板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处理上述子废弃物的方法多采用物理的重力分离方法、普通的燃烧方法或者化学方法,然而物理分离方法分离不彻底,分离效果难以保证,而普通的燃烧方法无法实现密闭,导致产生的大量有毒氧气污染环境;化学方法存在污染水资源或排放毒气的缺陷。
然而目前处理上述大量的含有有机物的废旧金属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分离金属和有机物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离金属和有机物的方法,包括:
将含有有机物和金属的混合物在燃烧炉内进行燃烧处理,以便使所述混合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烟气,进而与金属分离,
所述燃烧炉包括:
立式炉身,所述立式炉身内具有燃烧腔室,所述立式炉身的顶端具有喷嘴,所述喷嘴适于从向所述燃烧腔室内喷入所述含有有机物和金属的混合物、氧气和燃料;
卧式炉身,所述卧式炉身的顶部与所述立式炉身的下端相连;
排料炉底,所述排料炉底的顶部与所述卧式炉身的下端相连,所述排料炉底具有排料腔室和位于所述排料炉底底端的排料口,所述排料腔室与所述燃烧腔室通过所述卧式炉身连通;以及
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卧式炉身的顶部相连且与所述立式炉身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
由此,通过将含有有机物和金属的混合物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燃烧炉内进行燃烧处理,燃烧反应迅速,有机物喷入燃烧炉后迅速燃烧气化转化为烟气,进而与金属分离。由于燃烧炉的燃烧腔室内为空间结构,含有有机物和金属的混合物喷入后呈高度分散悬浮的状态,由此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和金属与高温的氧化气氛或还原气氛接触面积,降低反应能,进而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程度。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分离金属和有机物的方法较传统的物理重力分选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分离效率,提高金属回收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腔室内的温度500~1200摄氏度。由此可以使得有机物充分燃烧转化为烟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进一步包括:烟道加热组件,所述烟道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排烟通道内。由此可以对烟气进行加热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分离金属和有机物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所述烟道加热组件对所述烟气进行加热至1000~1200摄氏度。由此可以使得烟气中的二恶英分解,使烟气无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分离金属和有机物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加热至1000~1200摄氏度的所述烟气降温至800~900摄氏度;
将降温至800~900摄氏度的烟气在1秒内降温至200摄氏度以下;
将所述烟气进行除尘处理,所述除尘处理采用喷淋、电除尘和布袋除尘中的至少一种。由此可以有效地对烟气进行降温和净化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烟气降温至800摄氏度是通过将所述烟气用于余热回收而完成的。由此可以提高热利用率,降低分离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内为氧化气氛或者还原气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燃烧炉内为强还原气氛时,所述分离金属和有机物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烟气进行冷凝处理和余热回收处理,以便回收环氧树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内呈负压密闭状态。由此有效避免烟气外漏污染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有有机物和金属的混合物是以平均粒径小于1.0毫米的粉末的形式提供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熔炼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江波,未经邱江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组合能量源处理材料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印染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