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与橡胶输送带机械式处理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3451.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青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橡胶 输送带 机械式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或橡胶输送带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与橡胶输送带机械式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每种塑料或橡胶输送带试验都需要制作特定的试验样块,在众多输送带试验样块制作方法中,有多个标准规定将试验样块覆盖层在厚度上除掉一部分。塑料输送带是指内部有织物芯,外层覆盖PVC或PVG材料的输送带。
标准号为GB/T 15902-2009的国家标准,名称为《输送带 弹性伸长率和永久伸长率的测定及弹性模量的计算》,就做了相关的规定,第7.2款,《试样制备》中提到:将试样覆盖层在厚度上除掉一部分,使覆盖层剩余厚度为0.5mm~1mm。
标准号为GB/T 17044-1997的国家标准,名称为《钢丝绳芯输送带覆盖层与带芯层粘合强度试验方法》,第5.3款提到:用刀子在试样两面紧贴钢丝绳的上、下边缘将覆盖层剥开一段,该段应能保证试样在试验机夹持器中夹持牢固。
标准中规定需要去除覆盖层,却并没有提到去除覆盖层的方法及设备。传统的做法是先在裁好的试验样块上待切割的位置画标记线,再平放在台面上,一只手使劲按住它,另一只手使用锋利的切割刀在画线部位沿平行于带平面的方向不断地切割,使覆盖层从母体上分离。
覆盖层的强度较大,该方法比较费力,加工的速度也比较慢,最重要的缺点是切除后剩余的部分厚度不均匀,夹持在夹持器中时夹持力不均匀,厚度较小的位置夹持力较小,容易打滑,厚度较大的位置夹持力较大,不易打滑,在做实验时沿宽度方向的拉力分布不均匀,厚度较小的位置实际拉力偏小,厚度较大的位置实际拉力偏大,最终却是按照拉力均匀分布计算各项参数,导致最终测试结果有较大误差。
一种较均匀的切割方法及设备亟待推出,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人做相关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切割较均匀的塑料与橡胶输送带机械式处理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塑料与橡胶输送带机械式处理设备,包括切割部和进给组件,切割部包括主动轮、驱动总成、切割带和改向轮,主动轮与驱动总成的输出轴固定联接,驱动总成与机架固定联接,改向轮与机架通过转动副联接,切割带是较薄的金属环形带,绕在主动轮与改向轮之间,并有适当的张紧力,工作边是切割带被拉直的边,工作边通常是水平方向;进给组件包括托板、压板及联接螺栓和螺母,试验样块平放在托板上,压板压在试验样块的中间部位,通过联接螺栓和螺母把压板与托板联接在一起,并把试验样块牢固地夹在中间。
驱动总成带动主动轮高速运转,则切割带在主动轮带动下绕主动轮和改向轮不停高速往复运转,因为切割带的制造材料是薄金属板,切割带的带边缘就象是锋利的刀刃,对靠紧带边缘的物品起到切割作用。当试验样块的待切割部位在进给组件的带动下靠紧带边缘时,试验样块的对应位置就被切割。
为了便于进给组件带动试验样块以稳定的方向向工作边不断地靠紧,进给组件还设置了滑座,滑座和托板固定联接,本发明还设置有直线导轨,滑座和直线导轨组成移动副,推动进给组件时它可以沿着直线导轨的方向平移。
试验样块是从输送带上裁下的一块,输送带具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尺寸,总厚度、上下覆盖层的厚度、帆布层的厚度、钢丝绳的直径、芯胶的厚度等各不相同,做试验样块时的待切割平面高度位置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切割时需要调整,使待切割平面与切割带工作边对齐,为了便于调整试验样块的高度,升降组件还设置了导轨安装板、导杆和螺纹板,本发明还包括手轮组件,手轮组件包括丝杠和手轮,两者固定联接,丝杠包括外螺纹和轴头;直线导轨固定联接到导轨安装板上,导杆竖直方向布置,上端固定联接到导轨安装板上,下端固定联接到螺纹板上;机架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有导套,导杆与导套组成移动副,当导杆沿移动副上下滑动时,导轨安装板和螺纹板随着上下平移,带动直线导轨、进给组件和试验样块上下平移;固定板上有孔,与丝杠的轴头组成转动副;螺纹板上有内螺纹,丝杠上有外螺纹,两者组成螺纹副。用手旋转手轮,则驱动螺纹板上下平移,驱动导杆、直线导轨、进给组件和试验样块上下平移。螺纹副本身具有自锁功能,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自己就已经轴向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青,未经李万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3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质自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