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61087.7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李小龙;尹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333 | 分类号: | G01N27/3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一氧化碳 气体 传感器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具体地,属于传感器领域,是一种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的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电化学传感器既能满足一般检测所需要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又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用于现场监测以及价格低廉、能够定量检测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检测气体种类多、浓度范围宽、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等优点,所以在目前已有的各类气体传感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环境监测和工业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传统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液态电解质,电解液的蒸发或污染导致传感器信号降低,使用寿命短。所以,研究者将精力转向固体电解质,而对于固体电解质而言,催化剂及膜处理工艺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制备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的催化剂-Nafion膜电极是影响传感器性能的关键。
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取决于工作电极和对电极。而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的性能是由催化剂的活性决定的,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是技术关键。一般电化学传感器使用的催化剂材料多为铂或金或者铂钌合金等贵金属粉末用粘结剂粘接于固体电介质膜基材上形成电极。这样的缺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大量使用贵金属粉末造成成本过高;第二是粘接剂的使用会降低催化剂颗粒的比表面积,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结构和性质优良的C负载CeO-CuO催化剂,实现了电化学体系里对CO气体的高催化效果,用C作为负载材料,并且没有贵金属的使用,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
一种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所使用的催化剂为超导碳负载氧化铈-氧化铜(CeO-CuO)催化剂,基材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Nafion膜),其制备过程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称取Ce(NO3)3·6H2O粉末转移至烧杯里,再称取Cu(NO3)2·3H2O粉末转移至同一个烧杯中,再称取过量的草酸转移至同一个烧杯中;然后转移至球磨机中球磨,取出后在120℃下干燥,然后转移至研钵中研磨均匀,待用;
步骤2,称取步骤1中的产物,再称取相同质量的超导碳,置于同一个烧杯中待用;
步骤3,向步骤2的烧杯中滴入的氨水,搅拌至均匀后,放到水浴中,烧杯中的胶体变干取出;
步骤4,将步骤3取出的催化剂粉体移至陶瓷器皿中,然后在马弗炉中保温,待冷却后取出,然后转移至玛瑙研钵中研磨至均匀,转移至陶瓷坩埚中,室温静置后,向其中加入5%的Nafion溶液,搅拌至均匀,便制成了催化剂材料,然后把该催化剂用称量勺均匀涂抹至防水透气膜上;
步骤5,把处理过的Nafion膜放入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放入水浴中保温,然后捞出,待用;
步骤6,把步骤4中的涂有催化剂的防水透气膜和采用相同方法制作的参比电极和对电极贴在经过步骤4后形成的Nafion膜上热压,热压后室温下放置,这样便制成了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电极。
步骤1中所述称取的Ce(NO3)3·6H2O粉末与Cu(NO3)2·3H2O粉末的原子百分比为1/19~1/4,所述在球磨机中球磨时间为6~10小时,干燥时间为干8~10小时。
步骤3中所述的氨水体积为30~40mL/g催化剂;水浴锅的温度为恒温,温度介于70~90℃,保持时间为6~8小时。
步骤4中所述马弗炉的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3~5小时;所述室温静置时间为8~12小时;所述的把胶体催化剂涂抹于防水透气膜上,为涂抹于3个防水透气膜上,分别作为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使用,所用的防水透气膜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EPTFE)膜。
步骤5中所述处理过的Nafion膜,所说的处理为对Nafion膜进行预处理,把Nafion膜首先放入沸腾的5%的H2O2溶液中煮50分钟,以去除所含的有机杂质,然后再将其浸于温度为80℃的稀硫酸中2小时,进行Nafion膜的质子化,用去离子水冲洗掉膜表面的残余酸液后放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待用;所述的特定温度的水浴是指温度为80~100℃的水浴,保温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