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铣机床全自动加工90°内孔密封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52477.8 | 申请日: | 2014-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梁涛;王丽芳;汪小军;郑乔;黄佳美;郭松;范姝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333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全自动 加工 90 密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利用数铣方式与铣刀相结合的 方法加工90°内孔密封槽。
背景技术
密封槽是用于管路密封连接时起密封作用的一种机构形式,普通车工机加方 式在加工该类密封孔时,需要一个孔就要拼装一次组合夹具,不利于零件的高 效化加工,同时易出现质量问题。国内尚无完全使用有用数铣方式加工内孔密 封槽的方式、方法,大部分使用的是车工加工,这种方式无法满足大量的密封 槽同时的加工,而且对工人要求过高,无法满足实际加工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铣刀在数铣机床上全自动加工90°内孔密封槽的操 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加工系统的程序(CATIA),在程序中选择命令,
(2)设置所使用的命令基本参数及加工参数;
(3)设置加工部位并根据不同尺寸规格的密封槽,相应的设置密封槽底部 偏移量与外形偏移量;
(4)选用90°密封槽铣刀,设置刀具参数与相应加工参数。
这里所使用的90°角度铣刀设计参数如下:
①、刀杆的直径为15mm,刀具整体长度为100mm。刀杆的直径设计 成15mm,是为了能够安装到相应的热缩刀柄中,利用热缩刀柄可 以有效减少刀具在安装后产生的累计误差。刀具整体长度为100mm 是为了减少刀具在高速旋转中切削刃产生的偏摆量。
②、刀具旋长设计成20mm,并且要求刀具的旋长处刀杆表面粗糙度 Ra=0.8。这个长度不经可以满足密封槽的切削深度,同时还能够有 效保证刀具的刚性,旋长表面粗糙度如果低于0.8则会在加工过程 中磨伤被加工密封的表面。
③、刀具旋长直径设计为6mm,这个直径尺寸能够满足各类密封槽的 加工尺寸要求,同时还完美的匹配了切削刃的设计要求。
④、切削刃的整体角度为90°、刃高为2.3mm、切削刃数为4个。切 削刃的整体的整体角度公差不得超过±30′,如果超过这个公差范 围则会密封槽内角度的超差,切削刃数量设计为4个,是经过大量 实际切削得出的,大于4个则不利于刀具的加工,同时因切削刃过 多会造成切削刃间隙不够,会使得在切削过成中产生的废屑无法及 时排出,这样会造成加工后的槽尺寸偏大;如果小于3个刃则切削 后的密封槽壁会出现类似颤刀纹的竖条装波纹。
⑤、刀具参数及相应其他尺寸可参见附图(2)
(5)进行内密封槽的加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根据密封槽规格,在设置密封槽切削量和轮廓偏移量 的步骤中填写相应的加工参数,铣削密封槽直径无需特殊要求,可直接选取被 加工的密封槽直径即可。
经实际验证本发明所加工的内孔密封槽可完全满足设计尺寸要求,且零件 表面粗糙度较传统机加方式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一次定位装夹,就可在同 一平面加工多个密封槽的目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零件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内孔密封槽加工流程示意图
图2刀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内密封槽加工:
加工内孔密封槽时在CATIA程序中选择命令(ProfilrContouring),并按下 料步骤进行参数设置:
(1)设置刀具切削路径:
1、在ProfilrContouring选项中设置:
加工方式:Toolpathstyle选择为:Zigzag(锯齿形切削)
加工公差:Machiningtolerance:设置为:0.005mm。根据目前数铣机床的 精度,如果设置低于0.005mm,在内孔密封槽加工时容易造成孔尺寸超差。
加工精度:Fixtureaccuracy选择为:0.005mm。根据目前数铣机床加工零 件表面精度,如果设置低于0.005mm,在内孔密封槽加工时容易造成密封槽表 面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2、在Stepover选项中设置:
切削方式:Axialstratery(Da)中选择:mode
最大切削量:Maxdepthofcut(Dc):0.2mm。最大切削量大于0.2mm时 易产生颤刀现象,低于0.2mm时切削耗时较长。
(2)刀具选择:使用90°角度铣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24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送带上物件的拾取装置
- 下一篇:LED直插机可伸缩式推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