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纤维后加工生头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6954.1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D01H13/04;D01H5/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206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纤维 加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纤维后加工生头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短纤维的生产,通常要经过纺丝、卷绕、落桶和后加工等主要工序。通过纺丝、卷绕和落桶,将一定时段的原丝按照一定的规律铺放在盛丝桶内,一定数量盛丝桶内的原丝,称为一批,后加工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桶内的原丝经过牵伸、定型、卷曲、切断和打包等过程,生产出适合纺纱的进一步加工要求的产品。
将属于同一批原丝的每个盛丝桶内各拉出一个丝头,并列起来,在人工牵引下,按照一定的规律绕在低速运行的设备上,以完成后加工工序的操作,称为生头。
根据短纤设备的不同和工艺要求差异,生头前要将一批原丝的丝端分成若干片(以下以3片为例讲述),每片包括若干束原丝(以3片分别包括5,9,5束原丝),生头时需要3个操作工各拉一片丝进行,遇到需要穿越的设备,还需有人“接力”完成,这就决定了生头操作需要较多的人员共同完成。
同时,生头过程中由于为人工牵引丝片,丝片的张力很难尽快建立起来,没有张力的丝片在经过高温设备表面时,由于高分子材料性质决定,丝片会变得非常僵硬,给牵引带来难度,因此要随时将其剪除,才能继续向下一台设备牵引。通常升一次头需要经过多次停车剪除硬丝才能完成,不仅造成废丝过多,而且加大了操作强度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短纤后处理生头工序中需要多人完成且由于采用人工为人工牵引丝片而造成丝片的张力很难尽快建立起来造成废丝过多。
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短纤维后加工生头装置,包括沿生产工序设置用于放置原丝的集束架、导丝机及设置与导丝机后侧的浸油槽及第一牵伸机,所述一具有树状分支的编织绳索平铺于导丝机上表面,所述编织绳的末级分支缠绕于导丝机用于卷绕丝线的导线辊上,所述编织绳次末级分叉地设于在浸油槽内,所述编织绳端部缠绕于用于牵引丝线的第一牵伸机牵引辊上。
进一步的,所述编织绳末级分叉端部的设有用于连接丝线的开孔,所述编织绳末级分叉端部设有具有细小钩状的摩擦面。
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短纤维后加工生头装置,包括沿生产工序设置用于放置原丝的集束架、导丝机及设置与导丝机后侧的浸油槽及第一牵伸机,所述一具有树状分支的编织绳索平铺于导丝机上表面,所述编织绳的末级分支缠绕于导丝机用于卷绕丝线的导线辊上,所述编织绳次末级分叉地设于在浸油槽内,所述编织绳端部缠绕于用于牵引丝线的第一牵伸机牵引辊上。一种短纤维后加工生头方法,包括沿生产工序设置用于放置原丝的集束架、导丝机及设置与导丝机后侧的浸油槽及第一牵伸机,包括下列步骤:
(1)在导丝机的导线辊上根据对应束原丝的数目设置预缠绕于导线辊的编织绳,将同一片的编织绳沿丝线牵引方向合并形成一股,多股编织绳设置于浸油槽内,继续延牵引方向将多股设于浸油槽的编织绳合并于一股并缠绕于用于牵引丝线的第一牵伸机牵引辊上;
(2)将缠绕于导线辊的编织绳与对应的束原丝端部固定连接;
(3)低速启动生产线,由一名操作工拉着绳索的朝向牵引机的一端,另一名操作工负责将丝端片丝片铺平;
(4)待完成生产工序后将编织绳部分去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时根据需要将各个编织绳分叉为若干级对应束原丝数目的树状分支,再将其与束原丝端部连接这样只需要一名操作工拉着绳索的端部,另一名操作工帮着将丝片铺平即可实现保持一定张力的牵引,大大减少了人力,避免了原料的浪费。此外,本发明优选地在绳索的末端设计了摩擦面可保证其与束原丝端部的连接和放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实施例树状编织绳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实施例树状编织绳索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种短纤维后加工生头装置,包括沿生产工序设置用于放置原丝的集束架10、导丝机20及设置与导丝机20后侧的浸油槽30及第一牵伸机,所述一具有树状分支的编织绳索100平铺于导丝机20上表面,所述编织绳的末级分支缠绕于导丝机用于卷绕丝线的导线辊210上,所述编织绳次末级分叉地设于在浸油槽30内,所述编织绳端部缠绕于用于牵引丝线的第一牵伸机牵引辊4 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