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蜈蚣脱壳病的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5530.3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1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邢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桂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蜈蚣 脱壳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蜈蚣脱壳病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蜈蚣一生要经过多次蜕皮,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的养殖人员的管理不善,蜈蚣栖息场所过于潮湿,使真菌在蜈蚣躯体寄生,加上营养不良、缺乏矿物质,导致蜈蚣在蜕皮阶段,感染脱壳病,造成蜕皮困难,甚至很多蜈蚣在蜕皮蜕到一半时,力竭死亡,给养殖人员带来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蜈蚣脱壳病的管理方法,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隔离感染蜈蚣、和提高蜈蚣抗病能力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养殖人员由于管理不善,蜈蚣蜕皮阶段感染脱壳病导致死亡的问题,提高蜈蚣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使蜈蚣在蜕皮阶段顺利蜕皮,提高了蜈蚣蜕皮阶段的成活率,增加了蜈蚣养殖人员的收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防蜈蚣脱壳病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改善养殖环境:在蜈蚣蜕皮阶段,尤其注重养殖池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状况,保持养殖池内的干净卫生,避免真菌滋生。
所述养殖池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
所述养殖池内的湿度控制在空气含水量60-65%。
所以养殖池内通风控制在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通风1-2个小时。
2)隔离感染蜈蚣:在养殖池内,发现体表泛白的蜈蚣,就是已经感染了脱壳病的蜈蚣,及时取出隔离,同时将已经感染的养殖池内饲养土全部更换为新鲜无毒的饲养土,并且把蜈蚣栖息的瓦片放入3%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2小时,消毒晒干后重新放入养殖池,避免再次感染病毒真菌。
3)提高蜈蚣的抗病能力:蜈蚣在蜕皮阶段容易感染脱壳病很大一个原因是体内缺少钙、铁、锌元素,因此在蜈蚣蜕皮阶段,应在蜈蚣的饲料内,补充钙、铁、锌元素的含量,提高蜈蚣的身体机能,促使蜈蚣顺利蜕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预防蜈蚣脱壳病的管理方法,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隔离感染蜈蚣、和提高蜈蚣抗病能力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养殖人员由于管理不善,蜈蚣蜕皮阶段感染脱壳病导致死亡的问题,提高蜈蚣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使蜈蚣在蜕皮阶段顺利蜕皮,提高了蜈蚣蜕皮阶段的成活率,增加了蜈蚣养殖人员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施:
一种预防蜈蚣脱壳病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改善养殖环境:在蜈蚣蜕皮阶段,尤其注重养殖池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状况,保持养殖池内的干净卫生,避免真菌滋生。
所述养殖池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
所述养殖池内的湿度控制在空气含水量60-65%。
所以养殖池内通风控制在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通风1-2个小时。
2)隔离感染蜈蚣:在养殖池内,发现体表泛白的蜈蚣,就是已经感染了脱壳病的蜈蚣,及时取出隔离,同时将已经感染的养殖池内饲养土全部更换为新鲜无毒的饲养土,并且把蜈蚣栖息的瓦片放入3%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2小时,消毒晒干后重新放入养殖池,避免再次感染病毒真菌。
3)提高蜈蚣的抗病能力:蜈蚣在蜕皮阶段容易感染脱壳病很大一个原因是体内缺少钙、铁、锌元素,因此在蜈蚣蜕皮阶段,应在蜈蚣的饲料内,补充钙、铁、锌元素的含量,提高蜈蚣的身体机能,促使蜈蚣顺利蜕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桂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桂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5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南方黄喉拟水龟的人工室内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