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3040.X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1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冬;叶金明;董同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扬州市珊瑚玛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扬州同瑚特种水产种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43007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眼鳟 作为 鳜鱼 季节 养殖 饵料 培育 方法 | ||
1.一种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清塘消毒
在放苗前7 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控制水源水质,进水用密网过滤,得到培育水质;
(2)培育条件
苗种培育的适宜水温为20~30℃,鱼苗池水深1.2~1.5m,鱼种池水深1.5~2.0 m;
(3)夏花培育
在受精卵孵化出膜72 小时后,放苗下塘培育成夏花;
(4)鱼种培育
在培育赤眼鳟鱼种时采用了不同月份放苗法工艺:
1)5月放苗法:池塘在5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鳟夏花培育,在5月中旬放养规格为12000尾/公斤的赤眼鳟夏花,放养密度为200000尾/亩,在9月中旬拉网收获,培育规格达60~80尾/公斤的赤眼鳟鱼种,亩产达1000公斤;
2)6月放苗法:池塘在6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鳟夏花培育,在6月中旬放养规格为12000尾/公斤的赤眼鳟夏花,放养密度为200000尾/亩,在10月中旬拉网收获,培育规格达60~80尾/公斤的赤眼鳟鱼种,亩产达1000公斤;
3)7月放苗法:池塘在7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鳟夏花培育,在7月中旬放养规格为8000尾/公斤的赤眼鳟夏花,放养密度为200000尾/亩,在11月中旬拉网收获,培育规格达60~80尾/公斤的赤眼鳟鱼种,亩产达1000公斤;
4)8月放苗法:池塘在8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鳟夏花培育,在8月中旬放养规格为4000~5000尾/公斤的赤眼鳟夏花,放养密度为200000尾/亩,在12月中旬到来年春天拉网收获,培育规格达60~80尾/公斤的赤眼鳟鱼种,亩产达850-900公斤;
5)9月放苗法:池塘在9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鳟夏花培育,在9月中旬放养规格为4000~5000尾/公斤的赤眼鳟夏花,放养密度为200000尾/亩,在来年春天到8月拉网收获,培育规格达80尾/公斤的赤眼鳟鱼种,亩产达750~800公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鱼苗池和鱼种池的给排水系统独立,且均装有防逃和防敌害过滤设施,均配备增氧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赤眼鳟夏花培育的饲料为草鱼或团头鲂配合饲料,其投喂方法如下:在赤眼鳟全长5cm之前投喂粉状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8~10%,日投喂5~8次;全长5cm~8cm时投喂破碎料,投喂量为体重的5~8%,日投喂3~5次;全长8cm以后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3~5%,日投喂2~3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颗粒大小为赤眼鳟最大口裂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鳜鱼饵料鱼的配比,以赤眼鳟和鳜鱼养殖产量以及饵料系数计,鳜鱼和赤眼鳟养殖池塘面积的配比为1: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鳜鱼饵料鱼培育方法适合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扬州市珊瑚玛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扬州同瑚特种水产种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扬州市珊瑚玛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扬州同瑚特种水产种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30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蚕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皖南地区芦笋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