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2950.6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诚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透明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透明导电膜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是具有良好导电性,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的膜材。目前,透明导电膜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光伏器件、触控面板和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现有的透明导电膜一般包括基底层及导电材料,基底层上开设有网格状沟槽,导电材料填充于沟槽中。透明导电膜的上表面设有可视区及引线区,可视区与引线区内的导电材料相互连接。然而,由于引线区的网格小于可视区的网格,使得引线区与可视区连接时通常需要借助搭接线相连通,搭接线与引线区边界相交会形成三角形状的网格。这种三角状的网格通常面积较小,比如小于50平方微米,这使得透明导电膜的制作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制作较为容易的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透明导电膜的电子装置。
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
基底层,其上表面开设有网格状的沟槽;及
导电材料,设置于所述沟槽内以于所述基底层上形成可视区及接电引线区,所述导电材料于所述可视区及所述接电引线区的沟槽内形成网格导线;所述接电引线区的网格密度大于所述可视区的网格密度,所述可视区的网格导线直接或者间接与所述接电引线区的网格导线电性连接,与所述接电引线区直接电性连接的网格导线中每一导线的延伸线,均与构成所述接电引线区的网格导线的一个对应的导线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材料还于所述基底层上形成有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可视区与所述接电引线区之间,所述可视区通过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接电引线区电性连接,所述过渡区设有搭接导线及网格导线,所述搭接导线设置于所述可视区边界且与所述可视区的网格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过渡区的网格导线与所述接电引线区直接电性连接且与所述搭接导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的网格导线包括多个第一导线及与所述第一导线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的多个第二导线,每个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延伸至所述过渡区边界处均形成可视连接点,所述接电引线区的网格导线包括多个第三导线及与所述第三导线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的第四导线,每个第三导线与第四导线延伸至所述接电引线区边界处均形成接电连接点,每个第一导线的可视连接点与对应一个第三导线的接电连接点直接电性连接,相互连接的可视连接点与接电连接点两侧的第一导线与第三导线共线,每个第二导线的可视连接点与对应一个第四导线的接电连接点直接电性连接,相互连接的可视连接点与接电连接点两侧的第二导线与第四导线共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导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导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于所述可视区边界处断开,所述多个第三导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多个第四导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线于所述接电引线区边界处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导线的可视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第三导线的接电连接点之间的距离2以上的整数倍,相邻两个第二导线的可视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第四导线的接电连接点之间的距离2以上的整数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接电引线区的网格导线的网格均为菱形,所述过渡区的网格导线的网格边长为所述接电引线区的网格导线的网格边长2以上的整数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上还形成有屏蔽区以及接地引线区,所述屏蔽区设置于所述可视区周侧,所述接地引线区与所述屏蔽区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区的网格导线与所述接地引线区的网格导线直接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区的网格导线的网格边长为所述接地引线区的网格导线的网格边长的2以上的整数倍。
一种如上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于底板上设置遮蔽层;
于所述遮蔽层上形成网格图案,所述网格图案包括第一区及第一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区的网格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区的网格密度,所述第一区的网格直接或者间接与所述第一引线区的网格连接,与所述第一引线区直接连接的网格的每一网格线的延伸线,均与构成所述第一引线区的网格的一个对应的网格线重合;
将所述遮蔽层盖设于压印模板上,并于所述压印模板上形成凸设的且与所述网格图案相同的压印图案;
将所述压印模板绕设于滚动件上;
所述滚动件带动所述压印模板于基底层上滚动,所述压印图案于所述基底层上压印出网格状沟槽;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2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固性电磁屏蔽材料及制造方法和制造的线圈骨架管材
- 下一篇:一种双芯电力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