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9714.9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0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忠;安同伟;曹桂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43;A61K47/3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阿莫西林 可溶性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安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或安默 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一种白 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分钟。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胃肠道吸收率 达90。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膜的能力也强。是目前应用 较为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主要用于青霉素敏感的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如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 杆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因为阿莫西林溶解性差,所以市面上出现少 数制药公司出现使用助溶剂和增溶剂来解决阿莫西林溶水的问题,但 是存在溶解性查,不稳定,出现沉淀,毒性或刺激性加大等副作用。 最终导致用药后生物利用度低,所以有必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助溶技术 来解决溶水的问题,这是当前药剂领域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旨在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无 药物残留以及毒副作用,能够有效解决阿莫西林溶解度的问题,提高 阿莫西林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其可溶性粉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 为:
而且,该可溶性粉的组分及其最优重量份数比为:
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阿莫西林、麦芽糊精、乙二胺四乙 酸二钠全部过80目筛、粉碎、置于三维立体混合机中混合25分钟, 检测混合均匀度,得混合物A,备用;
(2)按照重量配比称取纯化水与步骤(1)所得混合物A充分混 合,放置在喷粉机中进行喷粉,即得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提高阿莫西林的利用价值,解决难溶水的困难, 提高利用率低,阿莫西林助溶工艺解决了以往的组溶剂微粉化、溶水 速度慢,溶出度小,不能满足制剂的需求等困难。
2、本发明可以使阿莫西林在畜禽的养殖中得到充分利用,不受 水温、酸碱度影响的影响、吸收迅速、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且独 特的助溶工艺技术使阿莫西林不产生耐药性,对炎性信号可传导通路 的调控作用,对胃酸相当稳定,同时在极低浓度以及较短时间内就可 达到血药峰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 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阿莫西林、麦芽糊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均可以 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可溶性粉的组分及其重量 分别为:阿莫西林30g、麦芽糊精1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纯化 水5g。
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阿莫西林、麦芽糊精、乙二胺四乙 酸二钠全部过80目筛、粉碎、置于三维立体混合机中混合25分钟, 检测混合均匀度,得混合物A,备用;
(2)按照重量配比称取纯化水与步骤(1)所得混合物A充分混 合,放置在喷粉机中进行喷粉,即得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可溶性粉的组分及其重量 分别为:阿莫西林70g、麦芽糊精3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g、纯化 水10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可溶性粉的组分及其重量 分别为:阿莫西林50g、麦芽糊精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纯化 水8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试验
不同组对其进行了溶解性和高效液相检测试验证明本发明助溶 技术的比例是最佳的。
试验用具及方法
1.1试验器具
纯化水、烧杯、试管、电子天平,玻璃棒,温度计、高效液相色 谱仪
1.2试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9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