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阻水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29271.3 申请日: 2014-11-11
公开(公告)号: CN104312574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8
发明(设计)人: 韩玲;刘炜;吴雷泽;陈建达;黄亚杰;李远照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9K8/68 分类号: C09K8/68
代理公司: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代理人: 周媛
地址: 430035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储层压裂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减阻水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涪陵焦石坝地区一期产建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层段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869.07×108m3,可采资源量173.88~347.76×108m3。对于储集空间以微孔隙、纳米级孔隙为主的龙马溪海相页岩气藏而言,要想取得较高的产量,就必须以井网部署整体开发为基础,借助水平井大规模“减阻水+胶液”分段加砂压裂,提高储层导流能力,扩大泄气面积。

目前国内有关减阻水专利201110401452.7、201310020401.9、201310585235.7、201310712341.7、201310228864.4、201410101052.8、201410194632.6介绍的都是乳液型减阻剂;专利201310216419.6介绍的减阻水体系添加剂多达7种。现有的减阻水体系存在以下不足:①所用减阻剂都为乳液型,制备工艺复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对地层的伤害不明;②在相同的指标条件下,体系中的添加剂如防膨剂、助排剂的使用浓度高,造成运输成本和材料成本增加。而为降低减阻水压裂液成本,满足复杂山地环境下大液量减阻水现场配制要求,所用减阻水体系必须具有速溶性好、使用浓度低、降阻率高、防膨率高、表界面张力的特点,且有利于形成网状缝,大幅度增大裂缝体积,提高压裂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阻水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是针对涪陵焦石坝页岩储层具有地层温度高、闭合应力高、破裂压力高的“三高”特性,对减阻水体系降阻率、携砂性和造缝性能方面的要求;以及针对复杂山地环境下大液量减阻水现场配制工艺、压裂液快速混配技术的要求,研究开发一种减阻水体系。该减阻水体系具有无残渣、速溶性好、减阻率高(>70%)、防膨性能好的特点,能满足复杂山地环境下大液量连续混配要求,且有利于形成网状缝,大幅度增大裂缝体积,提高压裂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减阻水体系。

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

减阻剂JC-J10     0.02%~0.1%;

复合增效剂JC-ZP2  0.08%~0.5%,优选为0.08%~0.3%;

复合防膨剂JC-FC03  0.1%~1.0%,优选为0.1%~0.8%;

余量为水。

减阻剂JC-J10——高效减阻剂,一种由不同的单体共聚生成的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其平均分子量达到0.5×106~10×106g/mol。减阻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减阻剂分子可以在管道流体中伸展,吸收薄层间的能量,干扰薄层间的液体分子从缓冲区进入紊流核心,从而阻止其形成紊流或减弱紊流程度,使之达到减阻的目的;(2)增加减阻水体系粘度,以提高携砂能力。减阻剂JC-J10分散时间小于60s,迅速转化达到最大粘度,能够满足现场连续混配要求,且成本低、增粘效果好、减阻率高。

复合增效剂JC-ZP2,由氟碳表面活性剂、AES、OP-10等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可使溶液表面张力大大降低,促进返排,减小入井液对储层的伤害。其组分和浓度分别为:氟碳类表面活性剂0.1%~1%,AES表面活性剂1%~2%,三乙醇胺4%~8%,OP-10表面活性剂1%~5%,醛类杀菌剂0.5%~3%,甲醇、乙醇低分子醇类溶剂5%~10%,余量为水。该助排剂具有使用浓度低、表界面张力低等特点,减阻水体系中添加了复合增效剂之后,减阻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进一步减小液体的摩阻。

复合防膨剂JC-FC03,由无机防膨剂氯化钾和有机防膨剂小分子季铵盐类等进行复配的混合物,可以降低减阻水对页岩的抑制分散能力。由于氯化钾等无机防膨剂虽然防膨性能较好,但周期短;从长效防止粘土运移的角度考虑,选用有机防膨剂进行复配。其组分、浓度和制备方法为:将10%~20%氯化钾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再加入30%~40%的小分子季铵盐类搅拌均匀。

减阻剂JC-J10、复合增效剂JC-ZP2、复合防膨剂JC-FC03都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的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9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