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色纤维双组份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9076.2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鹏;王曦;郑瑾;姚锐;张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采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建东;樊羿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 纤维 双组份 混纺 纱线 制造 方法 | ||
1. 一种有色纤维双组份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红、黄、蓝、黑、白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红、黄、蓝、黑、白色聚酯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混纺得到有色纤维双组分混纺纱线;其中,有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和有色聚酯短纤维的混合在开清棉时进行或在并条时进行,在开清棉时进行混合包括以下步骤:
(1)双组分短纤维混合配色:根据纺纱的花色需要,依据配色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称取红、黄、蓝、黑、白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红、黄、蓝、黑、白色的聚酯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喂入开清棉设备进行初步的开松与混合,得到棉丛;
(2)梳棉:将所得棉丛直接或者加工成棉卷送至梳棉机,棉卷或棉丛定重为350~450g/m,经过梳棉机进一步开松、混合、均匀并集束成棉条,称之为生条,生条定重为20g/5m;
(3)并条:将生条喂入并条机进行二道或三道并条,使生条再进一步混合均匀,改善棉条的颜色均匀性和条干均匀度,经过并条工序之后的棉条称为熟条,熟条定重为20g/5m;
(4)纺纱:将熟条直接喂入转杯纺纱机纺制细纱,或将熟条加工成粗纱后喂入环锭纺纱机纺制细纱;
在并条时进行混合包括以下步骤:
(1)开清棉:分别将红、黄、蓝、黑、白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和红、黄、蓝、黑、白色聚酯短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喂入开清棉设备,进行初步的开松与混合,分别得到至少一种单色的再生纤维素棉丛和至少一种单色的聚酯棉丛;
(2)梳棉:将所得棉丛直接或者加工成棉卷送至梳棉机,棉卷或棉丛定重为350~450g/m,经过梳棉机进一步开松、混合、均匀并集束成至少一种单色的再生纤维素棉条与至少一种单色的聚酯棉条,称之为生条;
(3)预并条:将各种单色的生条分别喂入并条机,预先进行一道或二道并条,以改善条干均匀度,经过预并条工序之后的棉条称为熟条;
(4)混合配色并条:根据色纺纱的花色需要,依据配色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选取所得单色的熟条,经过并条机再进行一道或二道混合并条,得到混合均匀的双组分混纺熟条,双组分混纺熟条定重为20g/5m;
(5)纺纱:将双组分混纺熟条直接喂入转杯纺纱机纺制细纱,或加工成粗纱后喂入环锭纺纱机纺制细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色纤维双组份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的主波长为540nm~570nm;黄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的主波长为440nm~470nm;蓝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的主波长为600nm~620nm;黑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表面色深K/S值为25~28;所述红色聚酯短纤维的主波长为520nm~540nm;黄色聚酯短纤维的主波长为440nm~460nm;蓝色聚酯短纤维的主波长为620nm~650nm;黑色聚酯短纤维表面色深K/S值为18~2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色纤维双组份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再生纤维素短纤维或聚酯短纤维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纺丝原液的制备、(2)纺前准备、(3)纤维的成形和(4)纤维的后处理步骤,其中,在步骤(2)中加入色浆,所述的色浆为水性色浆,色浆中的有色固体物质含量为10%~60wt%;色浆的加入量以有色固体物质占纺丝液中α-纤维素质量计,为0.5%~4%;脉冲泵供应色浆的量为10mL/min~100mL/min,静态混合机处理纺丝原液的能力为1.2L/min~12L/min。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色纤维双组份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环锭纺纱机纺纱时,将熟条喂入粗纱机纺制粗纱,粗纱定重为500tex,粗纱再喂入细纱机纺制细纱,捻系数为360~44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色纤维双组份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转杯纺纱机纺纱时,将熟条直接喂入转杯纺纱机纺制细纱,捻系数为360~4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采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采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90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的预打纬装置
- 下一篇:孔用电刷镀的镀笔